谢宝树没有铠甲,但是有人给他送来了铠甲。
来人是刘看山,他手中提着一套黑色铠甲,看上去十分陈旧。他将这铠甲丢给谢宝树,说道:“这铠甲是给你的,我以前用的,名叫黑龙甲。”
谢宝树接过黑龙甲,这铠甲有些像明光铠。
“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
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代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更为华丽。
在《唐六典·武库令》中的“甲之制十有三:曰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山文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由于不少寺庙里的神佛雕塑有很大的想象和艺术夸张成分,有人认为“山文甲”是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一种虚构出来的铠甲构型,这当然是错误的。
那么,“山文甲”真正的名字究竟是什么呢?它真的像这些推测一样是一种将金属片压制成特殊的立体造型然后复杂的拼合而成的铠甲吗?
一书中记载,唐猊铠,先用透骨草五斤,萝葡子三斤为咀,入清水一百斤,煮二百沸,去查(渣)入川(穿)山甲五张,大同盐三斤,皮硝三斤,硝石五两,硵砂半斤,封锅严密,煮一昼夜。取开,用杓同“勺”)铸如牛皮厚,其样不一,如匙头、柳叶、鱼鳞、方叶、方长之类,穿做甲。轻利,南方多用。
按照这种说法,“山文甲”的真正名字叫“唐猊铠”,他的造法是把穿山甲的皮长时间熬煮,煮化了之后,用容器把熔成液态的穿山甲鳞片凝固成各种不一的形状,然后穿成铠甲。所以,奇特的甲片其实是随着铸造,时容器的形状而改变的,除了所谓的“山文”还可以有各种奇形怪状的。
争中交战双方多使用冷兵器,对阵双方短兵相接时,除了比拼武艺和体力,铠甲也是最重要的装备,它能够有效地保护将士们的身体。随着时代的发展,铠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重要的礼仪性活动中,比如军事检阅等场合。身着精致、美观的铠甲和戎装,将士们威武雄壮的身姿也是一国军事实力的体现
在此后的几个朝代,铠甲的变化并不是太大。初唐的铠甲和戎服基本保持南北朝以来至隋代形成的式样和制度。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随着国力的强盛,才进行了一些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唐代特有的军戎服饰风格。
到了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国力鼎盛,统治者们奢侈之风日甚,军队的一部分戎服和铠甲也开始从实用的功能中脱离出来,出现了众多美观大方、以装饰为主的仪典服饰。
礼仪性质铠甲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边塞战事的频繁。战争一方面促使唐代产生了较高的铠甲制作工艺水平。另一方面,因为战事频繁,军事礼仪也随之繁荣,最终催生出系统而成熟的军戎礼仪。
这些制造精美的铠甲,除了战场上使用,平时也有重要的作用:一可以用做武将平时的军服,二可用于仪卫卤簿礼仪的制服,彰显帝王威仪。
一种是实战的铠甲,另一种是仪卫礼服。实战铠甲中,用铁制作的叫铁盔、铁铠、铁甲,用皮制作的叫皮笠子、皮甲。欧阳修有诗云:“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
在的战场上,钝器其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钝器的出现都非常频繁。
钝器虽然大部分无刃无尖,但是依靠其巨大的冲击力,足以将坚固的铠甲砸出凹陷,造成内伤和骨折,严重的可能因为内部大出血而当场死亡。所以,钝器也被认为是重型铠甲武士的死敌。
刘秀在还是一个平民的时候有一句名言:“为官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个金吾,便是一种棍棒类的钝器。金吾的具体形制已经不可考证,根据有限的资料看,金吾以铜制成,两边有鎏金作为装饰,造型类似今天的棒球棍。这种华丽的武器,是当时首都卫戍部队专用,普及度不高,汉代之后渐渐被淘汰。
又名连枷,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兵器,既是钝器,也是软兵器。由长短两根棍子组成,中间有铁链相链接。长棍为手柄,短棍用来攻击。主要用途是攻击手持盾牌的步兵,和拍打攻城的士兵。铁链夹棒还有一种变形,叫“连珠双铁鞭”,前端有两个串联的短棍,是三节棍的雏形。
诃藜棒是棒的变种,前端裹有铁皮进行加固,后部为木制,用做手柄。因为前重后轻,手柄后端有腕绳防止脱手。
狼牙棒也被称为狼牙棍,虽然有尖,但是使用方式是钝击为主,所以也属于钝器。很多人理解的狼牙棒是一种木柄铁头的武器,实则不然,只要装了铁头,那就是“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