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棒是一种非常强大的钝器,威力比上面介绍钝器都要大,一棒子下去足以将人的天灵盖(头盖骨)打飞。
金瓜锤因为锤头形似金瓜而得名,有时候也被称之为蒜头锤。在很多、戏曲和影视剧中,金瓜锤的大小被极大地夸张了。
实际上,这么大的实心铁锤重量已经极大的超过人体极限,很难在战场上实用。古代的金瓜锤头只有一个小孩的拳头那么大,锤头后大约有两尺长的手柄。
虽然看起来小巧,但是这个头一般以铁或者铜锻造或铸造,重量相当可观。就连陶土的方形板砖都能够拍死人,何况这么一个铁疙瘩呢?
金瓜锤在战场上也是一种对付铠甲的利器,对付身着锁子甲和普通鳞甲扎甲的对手,命中一下,基本上对方就得内脏出血加骨折了。
叶锤的结构和金瓜锤差不多,都是个锤头加上手柄。叶锤的锤头是一片一片的,围绕着一个中轴分开,像书页一样,故而得名。
页锤相比于金瓜锤,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更符合物理学的原理。受力面积越小,攻击力就越大,虽然金瓜锤也有“瓜棱”,但是击中目标后,还是一个弧面的锤击。而页锤则将进攻的力量集中在一道竖向的棱上,力量更为集中。
很多人认为锤和骨朵是一种东西,甚至百度百科也说“骨朵……又名金瓜”。但是这里的金瓜指得只是金瓜这种形制,而不是说骨朵又叫金瓜锤,只是说一般的骨朵可以单称为“金瓜”。
其实这两个玩意虽然看起来像,结构也差不多,都是一个手柄链接锤头,但是还是有细微差别的。
锤头和手柄的连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一体铸造或者焊接,锤头后面连一根铁杆子做柄,还有锤头后面加一个套管,套在硬木的柄上。总而言之,锤的头都是实心的金属。
鞭和锏都有个特点,就是前细后粗,很好的维持了重心,在保证重量的时候也让重心靠前,最大可能的提高了灵活度。
鞭的造型像竹节一样,所以也有“竹节鞭”的说法。鞭中威力最大的,莫过于明代双手长鞭,这种长鞭共有四尺九寸长,约合今天的一百五十七厘米,共有二十八节,重量折合成今天大约有十二斤到二十四斤。使用时,这种鞭双手握持,但是也只有数一数二的力士才能耍的溜。
而锏则是一个棱锥性,一般为四棱,四面一般有凹槽减重。所以锏的重量要比鞭轻便不少,灵活性上更佳。所以在古代的里,用锏的像秦琼、八贤王,形象上要清秀一些,用鞭的比如呼延灼、尉迟恭,形象就要粗狂很多了。
锏虽然轻便,但是重量依然超过同等长度的刀剑,而且因为其自身灵活度和长度,锏不仅可以钝击身着铠甲的对手,对付一些轻目标依然游刃有余。
一般来说,提及古代铠甲,以往骑兵铠甲更受关注,因为骑兵基本都是各国精锐,自然要装备最好的铠甲。而步兵才是战争中数量最多的兵种。即使是骑兵们在战场上大行其道的年代,也仍然离不开步兵在战场上的贡献。但步兵的廉价,使得他们相较于骑兵来说,无论是披甲率还是铠甲质量,都要相差不少。所以真正体现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往往是步兵的披甲率与状况。
当然,秦朝的高披甲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个战国时代的积累,以及与六国战争中的缴获。到了汉朝时期,铠甲的装备率出现了相对下滑,至少在西汉中央辖区内的铠甲储备数量还是有相当大的基数,比如其中提到皮甲十四万两千三百二十副,有铠铁甲六万三千三百四十副。
对于一个隶属于中央的地方武库来说,这个铠甲储备数量可以说相当惊人。但与此同时,汉代各封国的步兵披甲率也就是地方部队,从出土的陶俑来看,比中央部队的披甲率要差很多。而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则可以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比如袁绍和曹操的“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在之后的发展中,伴随着军队制度的变化,步兵铠甲的装备,往往会因为步兵所属不同的职属,以及面对敌人的情况,导致铠甲的配备几率有着较大的差异。
比如根据《太白阴经》的说法,唐代部队的披甲率能达到六成。而宋代由于骑兵相对较弱,对步兵铠甲的重视度很高,比如著名的“步人甲”。所以一些精锐步兵军队披甲率很高,但也有许多部队则根本无甲。并且根据地方的不同,比如在一些与敌对峙的一线,以及守备京畿的军队,披甲率还算比较可观。
但与之同时的,便是内地的戍卫部队披甲率极低。“今张浚军三万,有全装甲万副,刀枪弓箭皆备。韩世忠军四万,岳飞军二万三千,王燮军一万三千,虽不如浚之军,亦皆精锐。刘光世军四万,老弱颇众;然选之,亦可得其半。”
刨除作为精锐的重步兵,在有限的条件下,普通步兵的护甲,往往会对会优先选择保护是士兵的头部和躯干。因为在实战中,相对于四肢,躯干其实是相对更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尤其是在长枪手互相搏杀中,其实最容易被攻击的部位便是躯干,而人的脖子因为目标较小,同时对这一区域的防护往往效果有限。因此除了重步兵之外,步兵铠甲大多不会对脖子进行保护。
另外,步兵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便是大腿和上臂,尤其是大腿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