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仙茅有些好奇,说:“哦?知府得罪了你们丐帮?”
费舵主看了一眼洪长老,洪长老缓缓点头。于是费舵主说:“你是长老的救命恩人,有些事我们也就不瞒着你,——我们吴越国的丐帮绝不会归顺大宋,我们是吴越国的子民,尽管在吴越国我们已经沦为乞丐,沿街乞讨维持生计,但是,即便是要饭,我们也要当吴越国的乞丐,而不是大宋的。”
杨仙茅呆了一呆,原来这些丐帮居然跟熊锋一样,也都是宁做吴越国的鬼,不做大宋朝的人。只是不知道丐帮跟熊锋是不是一路的。但是如此核心机密,杨仙茅不会轻易打探,他也不愿意听到这种事情,免得把自己卷进去了,于是便站起身说道:“老爷子,你就好生休息,我还有别的事要做,就告辞了,后面只要按照我的话去做就可以了,有什么事直接来叫我。”
费舵主最关键的邀请杨仙茅加入丐帮的事情还没说出口,杨仙茅突然告辞,显然是不想介入这件事,便马上住了嘴,起身把他送到了门外。
杨仙茅继续按照费舵主昨天给的单子上记载的病患情况,送医上门。
这上面记载的病人和家属大多是有钱人家,至少是小康之家,只有少部分是穷苦人家。道理很简单,洪长老是要用这个方法来帮杨仙茅赚钱。
当然,报上来消息的乞丐因为不懂医,所以,各种病都有,但杨仙茅主要看是否有需要外科手术才能治疗的疾病。
其中一个病患的情况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个患有兔唇的姑娘,已经快二十了还没有婆家。这姑娘的父亲是开米行的,家道殷实,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想找个上门女婿。只可惜女儿长了个兔唇,他看上的人家,人家看不上他的女儿,不愿意屈就到他们家来当上门女婿,愿意忍受她兔唇的,他又觉得配不上自己女儿,这样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拖成了个大姑娘,还是没能嫁出去。这让他爹娘心里十分焦急。
修补兔唇的办法,在华佗神医的《青囊经》中有记载,他已经牢牢的记在了心中。
他先回药铺去取自己的专科手术器械。
他背着箱子出来,看见疑惑的望着他的杨明德,便说:“我去当铃医,走街串巷看病去。”
红裳儿赶紧跟了上来,说:“少爷,我陪你去?”
杨仙茅苦笑瞧着她说:“你见过哪个铃医带着丫鬟行医的?都有丫鬟了,还当什么铃医呀?又如何看得起那十几文钱呢。你要跟着我,只怕没人找我看病的。”
红裳儿噘着嘴只好作罢。
杨明德叹了口气,以前孩子也曾背着箱子走街串巷当铃医,只是后来有名气后,很多病人上门求医,忙都忙不过来,也就没有时间再去走街串巷了,想不到现在又回到了那个时候。
杨明德还是习惯性的叮嘱杨仙茅不要给人开膛破肚治病,免得激怒了官府,能挣到一点钱就可以了,因为以前杨仙茅也没有使用开膛破肚的办法,只是帮人无痛拔牙,赚的钱也足够他们养家糊口过上小康日子了。
杨仙茅答应了之后,叫了一辆马车前往那患了兔唇的姑娘的宅院。这是一处地处小巷深处的青砖碧瓦的宅院,还比较大,看样子家境不错。
杨仙茅上前拍门。
房门打开之后,一个门房探出头来,看见杨仙茅,不由愣了一下,说:“你不是回春堂的小郎中吗?”
杨仙茅又惊又喜,说:“是呀,你认识我?”
门房笑呵呵说:“当然啦,前些日子我们老爷准备让我去请你来给我们家小姐看病的,但是我去了之后,你说忙不过来,让我们把我们小姐送到你们药铺去看病,我当时看你们药铺病人的确很多,走不开,所以回来告诉老爷了。老爷正准备第二天把小姐用轿子抬到你们药铺去看病,结果就听说你得罪了知府大老爷。大老爷不让人再去你们药铺看病买药,所以老爷没敢再把姑娘送去。没想到公子却上门来了,是不是上次我跟你说了之后你上门出诊来了?”
杨仙茅心想,这还真是无巧不巧,不过他对这个门房倒没有什么印象,那段时间来回春堂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是请他出诊的,因为病人太多,他实在没有时间出诊,所以大部分的出诊只要不是急诊他都推脱了。自然也就记不得这门房了。
杨仙茅道:“我记得你们姑娘是兔唇,没有记错吧?”
“对对,就是兔唇来着,你当时说可以修补的。——瞧我,还让公子你站在门口,您快快请进,我带你去见姑娘和老爷。”
门房带着杨仙茅来到大堂,跑去告诉老爷和老太太。只过得片刻,这老员外带着夫人和两个丫鬟高兴地来到了大堂,对杨仙茅,拱手致谢。
杨仙茅抢先说道:“上次我的确走不开,现在有时间了,所以登门问问,还要不要我给你女儿修补兔唇呢?”
“当然要,我正为这件事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呀!就前天媒婆又给介绍了一户人家,结果那家父母看了我们女儿之后,二话不说扭头就走,把我的脸都丢光了。女儿又哭又闹又要上吊的,她娘这两天都一直陪着她,要是你替我女儿把破损的嘴唇缝合好,那我一定重谢你。”
杨仙茅听他绝口不提知府的话,也不知道是他不在意这件事,还是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既然对方不提自己,也就没必要挑起这个话头,当下点头说:“应该能缝补的,我先看看。”
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