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黄昏,无数沙粒涌起的皱褶如同凝聚的波涛,一直延伸到远方地平线。红色的晚霞映红了半边天,浑圆的落日将大漠涂上一层橘红色。
没有风。一支驼队静静的行路,只听到驼铃“叮——”“叮——”的清音,走过的地方,留下一路杂乱的蹄印。不多久,风沙将掩埋一切的痕迹。
这只驼队正是去西方追赶麻将军的张茗一行。在连续7天高原行路后,队伍这是在柴达谷地边缘一个叫茫崖的小镇子里,略作休息,并卖掉牦牛,全部换成了骆驼。8个人,很奢侈的带了16峰骆驼。格尔部落并不富裕,为了张茗也算出血了。
补充了清水和食物,几人一头扎进着广袤无垠的拉干沙漠,也进入了天南国境内。
天南国,顾名思义,位于天山以南。天山和昆山各自绵延数千里,两山之间,横亘着万里拉干沙漠,号称死亡之海。沙漠南北边缘,分别受昆山和天山雪水滋养,断断续续分布着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绿洲。这些绿洲名义上隶属于天南国,实际上各自为政,常年征战不休。自古有天南36国的说法,实际上谁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小国。可能一条暗河,滋养一片新的家园,也可能一夜之间,一场沙暴埋没一个国家。
天南国虽然是沙漠遍地,但却是人类东西交往的必经之路。相比于天山北麓的崇山峻岭,南麓的沙漠绿洲更适合商队前行。
在沙漠西缘,有一片开阔谷地,河流纵横,草场青葱,极为富庶,名曰喀市,是天南国首席城邦,对外长期代表天南国。
喀市与吐蕃、利坚、安息和岭国交界,为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商业中心。东西方的商人都选择这里交换货物。
这里也是著名的学术中心。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自由的研究气氛,吸引无数学者聚集于此,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便是明源,也是张茗一行人此行的目标。
已经走了8天了,此时的张茗,感觉屁股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不管是骑牦牛,还是骑骆驼,骑久了都是一种折磨。
更别说在这大漠里的烈日,干风,浑身上下布满了白色的盐硝,说不出的难受。尤其讨厌的是那无处不在的沙子。无论是喝水,吃饭,甚至是呼吸,沙子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作料。
相比之下,章天这个怪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就连大病初愈的诸葛聪慧看起来比自己要适应的多。
四名格尔族人则更加适应。虽然祖上是大河国人,百年的时间磨砺,已经成了地道的吐蕃人了,对这大漠并不陌生。尤其是罗格,来往沙漠多次,对这里很熟悉。
诸葛智慧从高原上下来后,仿佛又恢复了活力。不过连日沙漠行路,也消耗了许多精力。此时她头戴吐蕃风格的彩色头纱,恹恹的骑在骆驼上,无精打采的样子。
眼看红日已经开始湮没在地平线中,罗格举手示意停下休息。
张茗长长出了一口气,顺便喷出一蓬沙子,从骆驼背上翻身下来。有些麻木的屁股坐在滚烫的沙子上,说不出的舒服。
吃饭,喝水,挖坑,张茗已经熟悉了这个流程。挖坑是为了睡在坑里,可以抵挡晚上刺骨的寒风。现在已经是深秋时节,沙漠的晚上像冰窖一样。同时腿部在坑里略抬高,可以缓解疲劳。这都是罗格那个胖子说的,试验一下还真的管用。
睡至半夜,张茗猛然惊醒。环顾四周,众人都在酣睡,没有任何异常,张茗心中却是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寒风吹过,发出呜呜的声响。张茗仔细聆听,风中隐隐传来打斗的声音,似乎还越来越近。
张茗悄悄唤醒了众人,大家各自戒备。几人休息的地方位于一个平缓的沙丘背后,一来可以防风,二来也有助于警戒。
格尔族三名小伙子很快将小火龙装备好,低伏在沙坑里,以备不测。章天等人也都刀出鞘,弓张开。
张茗则紧握手中的哨棒。哨棒是经过改造过的,中空,正好放得下银色长管。这也是细心的诸葛聪慧提出的建议。银色长管太过扎眼,还是伪装一下好。
很快,打斗声越来越清晰了,金铁交鸣声,呼喝声,还有骆驼倒地后的嘶鸣声,陆续传过来。
月亮犹如银盘一样挂在天空,将清辉播散到整个大漠。借着月光,张茗隐隐看到远处两伙人在正急速奔来。在前面的只有三个人,在沙地里奔跑,步伐踉跄,后面则是一队骆驼骑兵,呼喊着追赶。
忽然前面三人中最后一人停住,转身挥刀抵抗。那是一名大汉,长刀舞得密不透风,试图挡住追赶的骑兵。距离太远看不清具体情况,不过张茗还是能从变换的身形中判断大汉的武艺不弱。
前面两人则继续奔跑,径直跑向正是张茗等人藏身之处。
两人越来越近,张茗看清是一对男女,年纪都不大的样子,那少年衣饰不像是寻常百姓所穿,多处撕破,血迹斑斑;少女也是狼狈不堪,而且明显已经无力奔跑,麻木的被少男拽着前行。
沙地行走不易,每走一步脚会深陷在沙子里。少女一个趔趄,扑倒在地,连带少年也摔倒了。
“玛丽亚,振作一点!”少年喘着粗气,挣扎着站起来,不顾满头的沙子,用力向上拉起少女。
那个叫玛丽亚的女孩被拉得坐在沙地上,却是浑身瘫软,不愿意再站起来了。“哥哥,我不行了,你快走吧,不要管我!”少女哽咽着:“你还得为父亲报仇呢!”
“我不会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