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间雷声大作,下起雨来。王氏脚步匆匆,行至一条大河前,因寻不着渡口,就沿着河岸行走。有一条油乌蓬的江舟自河上下来,舟子是个老汉,看得王氏冒雨独行,便打橹将船靠向岸来,高声道;“行路的嫂子,你要去什么地方?这场雨下得有势头,不须多久,河就要涨水了。”王氏见了人,就打听哪里有渡口。老汉道:“打这往上走三里,有一个渡,可我老汉刚打那过来,那里的渡船都已收了竿,从这里下去,水势太急,却没有渡人的船。”老汉将说完,船舱的雨帘一挑,一个青衣小厮探出身来,喊话道:“我家爷让你用我们的船送那妇人过河。”老汉听了,就哈腰替王氏道了谢,将船靠岸,请王氏登船,并从舱里取了雨簔给王氏。王氏连连称谢,又进舱前拜谢主人,舱中乘客是一位中年乡绅,乡绅见王氏怀里抱着孩子,身上的衣衫已尽淋湿,便令小厮给王氏让个坐的地方,也不来和妇人攀聊,兴味索然的眺望着烟雨潇潇的河面。
船行数里,便靠了埠头。青衣小厮告诉王氏,他们爷要去埠上的店铺收租,请王氏也过去避雨。王氏怕劫儿禁不住冷雨淋打,便随乡绅主仆去了一间小酒家,进得店来,店小二迎着乡绅叫了一声“五爷,”那乡绅答应了一声,就去里间查看账簿去了。王氏拣了一张靠火炉的桌子坐了,向店小二要了两张烧饼,一碗稀饭,烧饼自己吃,把稀饭喂孩子。
雨越下越大,只一会儿工夫,河面就涨高了三四尺,那乡绅看雨势太大,就使他的小厮跑个腿儿,去左近几间店铺取他待要过目的账簿,那小厮去了不多时,便转回来。手中除了几部账簿,却还多了一对山鸡。苦着脸对乡绅回话,说他遇见了某某人。乡绅听罢,登时变了脸色,叱责小厮道:“谁给你的胆子,敢要他们的东西?看我不打断你的狗爪子!”小厮哭道:“小子哪敢或忘爷说过的话?实在是那几位太凶,小子要是不拿着,只怕他们把小子丢进江里去喂王八。”店小二凑上前来为小厮关说,道:“五爷,我看须怪不得小厮,赵府的恶霸这几日老来扰事,头天晌午还打伤了人,砸了店,越来越不像话了。”乡绅不胜心烦的道:“赵家势大,谁敢招惹他们?我今天要是收了这对死山鸡,日后就得还去一对活凤凰。”因而询问小厮,在哪里见着赵家的人,他要去送还山鸡。
就在这时,门帘一挑从外头进来一伙人,打头一个是黑面膛的中年汉子,一进来就呼喝道:“贾五爷在里头吗?”贾姓乡绅忙下座相迎,深作揖道:“是大千兄弟,许多时日不见,一向可好?”打眼瞧见赵大千身后跟着五、六个身形粗壮,神情凶恶的豪奴,心下不由得打突,强自陪笑道:“大千兄弟好兴致,是进山狩猎回来吗?”
赵大千大剌剌的坐到贾乡绅先前坐过的椅子上,虎着脸,瞧了贾乡绅一眼,说道:“嗯,是要打猎。咱生在这穷乡僻地就够倒霉了,再不给自己找点乐子打发时间,日子没法过了。偏生又遇上这瘟雨,刚走到山口,就给大水冲了回来。”说着话,指了指乡绅手里提着的那对山鸡,说道:“这点玩艺,横竖是不够我们下酒的,就给贾五兄尝个鲜罢。”
贾乡绅方欲辞谢退还,赵大千已是面露不耐之色,把手一挥,强势的说道:“有什么说的,叫你收下就收下,卷了我的面子,大家须都不爽心。”贾乡绅见他声色不善,哪里还敢说话?只得郑重的谢过收下。赵大千话锋一转,说道:“今个儿碰巧,既然见到了贾五兄,我有句话要说。”贾乡绅道:“大千兄弟有什么话,小兄洗耳恭听。”赵大千道:“这个埠口一直由贾家经营,是不是有十几年了?记性不好的人,好像都已忘了,我们赵府原本也可以在这条河上开行置铺的。”贾乡绅听罢,心中吃了一惊,强自的镇定的道:“埠口的营生一向是家兄掌管,小兄是不甚了然。大千兄弟要是有新设店铺之想,小兄可以代为传话与家兄。不过这种事情,按规矩办的话,是须请乡里老一辈人出面商议的。”
赵大千不待听完,勃然怒道:“你不提也罢了,一提起乡上那几位族长我就气不打一处来,那几个老糊涂会吃人饭不会做人事,哄孩子玩也用不上他们,叫他们议事,他们闲聊上大半天,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贾五兄这乡上有很多老规矩都不合理。咱们今后得改上一改。”
贾乡绅看对方神色不善,生怕一句话说不好,激怒了他们,打将起来,须不好收拾了局。
王氏在一旁看得场上情状,知道争执不开,便是一场祸事。为了免于受到流丸飞火之殃,她起了身,贴着墙根儿,一步一步的往门口挪步,好容易挨到了门前,方欲抬腿迈出门槛儿,却见得瓢泼大雨之中走来一人,那人脚步起落极快,眨眼之间已来到了近前,待王氏看清了来者相貌,不觉吓得又退回店里来。
走进来的是一个装束特异的老叟,这老叟生着一张刀脸,秃头尖腮,一双小三角眼,眼珠泛着绿茶色,上面生着两道黄色的长眉毛,那眉毛委实太长,直垂到颧骨,活像挂在脸上的两撮枯草,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背上背着一只漆黑发亮的木匣,手里提着一只布袋,那袋子里头不知装了什么事物,散发着刺鼻的臭气。老叟瞧见王氏怀里抱着孩子,嘴角牵动,怪异的嘿嘿一笑,眼中露出一种令人惊悚的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