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习习,竹影婆娑。
树下的木青冥一翻书页,继续看了下去。书中的内容,至始至终都吸引着他的目光。
后面一页的内容却是字多图少,且图画看起来有点壁画的感觉。图画中记载的是滇王自从那场鬼人的叛乱后,就不再信任国中的巫师们。
退隐了的倒是相安无事,散落在滇中各地过着平静的生活。活下来的却几乎在后面的几年里,都被滇王借故拿去献祭神明了。
木青冥看到书上就画着一副多立有铜柱,作为神灵的象征的祭坛场景;铜柱立于祭祀场所正中。从画上人物的高度来推算,柱高约为两人身高,直径与人腰围相近。柱下有一圆座。参与祭祀者围绕铜柱,或献供品,或跪于柱旁作祈祷状。旁侧有一坐肩舆的主祭人,其旁立有一牌,牌上捆绑一**待杀之人。
而一旁的文字记载这种杀人祭柱的祭祀不再使用奴隶,用的就是那些滇王已经不信任的巫师们。
故事已经到了最精彩的地方,木青冥细看完这一页后,又翻到了下一页。
同样的,这一页上也是文字不多,但图画不少。且栩栩如生的图画虽然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而出,但让人看得一目了然。
这一页讲述的是武帝发兵,兵临城下的故事。失去了巫师的古滇国武士大军,在装备和数量上都不如大汉军士。很快,滇王就出城臣服了。
但在混乱之中,最后的一个滇人巫师趁乱卷着不少巫师典籍的竹卷,一把火烧了祭坛后,逃出城后远遁到了深山老林之中。
故事到此,完整的讲述了滇人巫师的兴起到衰落的整个过程,但还没有结束;后面还有几页书页,似乎是记载着往后的故事。
好像是关于那个逃走的巫师的事。而木青冥猜想着,此书便是逃走那个巫师留下来的。
木青冥迫不及待的翻书,正要继续看下去的时候,屋子前面传来了小黑子的朗声大喊:“木少爷,吃饭了。”。
接着又重复喊了几声,末了小黑子还自顾自的说了一句:“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啊。”。
木青冥的兴致被他一喊,淡然全无。只好合起书将其来收回袖中后,缓缓站起身来,掸去身上的几块青苔和土块。
“来了。”木青冥这么说着,缓步朝着前院而去
入夜后,春城里弥散着丝丝凉意,很是清凉舒爽。
热闹的云津夜市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夕阳落山后便是人来人往间人头攒动,嘈杂声不绝于耳。
云津桥边上,红玉待在自己的鬼屋中,缓慢的褪去了披在身上的人皮,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倒是与被她描绘了数千遍的人皮外貌,一模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没了人皮,常人的肉眼,根本看不到她而已。
而从窗外借着烛火映照下,窗纸上的倒影一看,倒是像红玉正在脱衣一般。立刻引来了几个登徒浪子,立在楼下踮足眺望。
且在人皮下一直内敛着的鬼气,忽然间如涌泉一般喷涌而出,整个屋中阴风忽起,咆哮肆虐。
不久后,楼中红烛熄灭,陷入一片黑暗。楼下那些登徒浪子,悻悻离去。
褪去的人皮滑倒了她脚下时,红玉头上散披着的长发,在她脖子后随风飘扬了起来。宛如水中随波逐浪的水草一样,却没有那些水草的美丽。
她乘着阴风飘飞向前,朝着临江那边的环廊飞去。
转眼就穿过了美人靠,落到了屋外波光粼粼的盘龙江上。
阴风环绕下波浪翻涌,红玉在江面上贴水飘飞,朝着河对岸而去。一道残影随着她的移动,在江面上一闪而过。
而红玉也在瞬间越过了河面,窜入了河对岸的树林之中。
她乘着阴风一路向东,很快就抵达了城外一处远离喧闹,并不算太高的小山丘前。
黑暗下,山中建起的庙墙和墙内的殿堂飞檐翘角,在夜幕下只能依稀看到个轮廓。而此地的小庙,便是城外的金马庙。
论历史,它比圆通寺还要长久。此庙的前身在东汉时就已经初具雏形,那时候它还不叫庙,当地人称其为金马神祠,算起来它才是昆明当地最早的寺庙,用于供奉金马山山神。
随后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蒙舍威成王加封金马山神为金马名山至德景帝,并命寺额“灵应寺”,几经扩建又毁于战火。到明朝洪武年间,又是一次大修复。使得金马山上的金马寺跃居昆明八大名胜之一——成为了著名的金马朝晖。
可惜,金马寺的命运可比圆通山上的圆通寺还要多舛。好景不长的金马寺,在年久凋零后又遇到了清庭平三藩之乱,金马寺毁于兵燹。修缮后不久,又是兵祸降临,偏偏就落在了金马寺的头上。
时至今日,金马寺已经不再有过去的辉煌。唯一剩下的就是金马神祠,和三贤祠以及灵应寺组成的那些宏伟建筑和参天古树,还静静的矗立在金马山上。只是人气,早已不及昙华寺和圆通寺了。
停在了山下的红玉并未进入寺中,顺着山脚下朝着山丘后走去。
走了半晌,红玉来到了山后,一片有着几株槐树散落在四方的无主荒地上。这里的野草疯长,已经有半个人高。因为没有人开垦,此地成了野草的乐园。好在红玉可以穿过它们,前进也不艰难。
没过多会,她就站到了野草中最深处。这里的草儿已经长得高过了人,直冲而起的长长草叶,在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终于承受不住,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