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龄少年参军后,会先在屯田师或者工兵师(具体是编入那类二线师,视新兵的出身、文化程度与身体条件而定,适当考虑本人愿望。)里服役三年,以训练基本的战斗技能和熟悉基本的军事制度、军事原则和各种常用战术,同时藉此机会学会一两样可以糊口的技艺,不过若有必要,也需要参加一些战斗,但除非是敌军入侵或者大规模叛乱,一般强度不会太大。
当这些新兵年满十八岁成年时,他们的身体差不多发育完成,也熟悉了部队的生活和制度,甚至还具备了一定的战斗能力,则会编入主力师担当重任,服役期为五年。
当服役期满后,士兵若未能成为军官或者自己提出要求,则将退出现役,转为预备役,同时他们还将回到原来的屯田师或者工兵师再待五年。不过虽然看上去和原来一样,但区别还是有不少的,首先,空闲时间会多不少,收入也会大幅度提高,接近市场同类劳动力价格;其次,现在可以结婚了,而且若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军方还会帮其牵线搭桥......
预备役一般不会被要求执行战斗任务,只是帮忙教导新兵,但如果国家开始总动员,则可以将预备役部队全部转为现役,兵力在短时间内便可暴涨到原来的两至三倍,应急响应能力大大增强,而那些敢于冒犯大宋的宵小之辈,则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一个卫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即使在第一次扩编之前,便已经令人生畏了。一个早期的“卫”,用于野战可以对抗十万精兵,用于攻城则可以在工兵师的辅助下大展神威,而用于防守的话,只要驻守的防线条件不是很烂,他们更是完全可以抵挡倾国之军的长期进攻。
话虽如此,但若将“卫”视为单纯的军事单位,那就大错特错了,它同时还是经济单位与行政单位。更准确地说,“卫”是大宋后来向外扩张并巩固消化占领地的基本单位,而这一点除了赵旉自己和少数几个知情人士,直到十年后才有人开始明白过来......
中国古代无论是哪个大一统朝代,基本上对周边各国都有着压倒性的国力与军力优势,但其疆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却始终被限制在汉代时的国土范围以内(注1)。究其缘由,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因为踪迹难寻,不易找到决战的机会;南方雨林地带疫病虫蛇杀人不见血,以致于彻底征服的一次性成本过高以外;就算打垮了敌人的主力,也不知道如何治理民族不同、语言不通的新占土地,才是更重要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把征伐和生产孤立了开来,而没有将其统一起来进行筹划。
屯田算是一种还算成功的范例,但在中国古代,大多是作为一种防御性措施,而并非出于进攻的目的。只有秦始皇敢于将这些移民与军屯结合,用在了新占的国土上,所以才能迅速控制住河套以及岭南地区。可惜秦代因为吞并六国速度太快而消化不良加上中枢出了问题,才过了区区十五年就灭亡了。
此后的朝代大都标榜“仁政”,根本没有魄力像秦始皇那样强制移民上百万;而推行暴政的就真是纯粹的暴政,只知掠夺而不顾生产,与秦国的所谓“暴政”全然不同,他们又怎么会想到开发边疆的事情呢?只有朱元璋同时具备魄力与远见,在位期间多次强制移民,可惜明初汉人刚刚从蒙元百年的黑暗统治中解脱出来,全国人口有限,东部平原地区尚且是地广人稀,又哪儿有余力去经略边疆呢?若是朱元璋时期就有一亿人口(注2),估计东北早被充分开发,那就没有后来建奴的事了,可惜即使是朱棣这样的雄主兼暴君(这样才能有魄力,不然就会考虑眼前利益受损的问题而下不了决心),也没有其父的远见......
不过,秦始皇与朱元璋这些古代帝王,由于当时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甚低,边地的军事压力又大,光靠军队无法完成屯田的重任,所以同时还强迫大量百姓移民。这样做固然稳固了国家对于边疆地区的控制,可是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极重,强制移民必定引起广泛的不满,虽然总有办法排解,但毕竟不是什么好事。
可是在赵旉的努力下,以培高田地技术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以古代农业机械的推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现在他完全可以不必强制移民,只靠屯田兵就能控制住新占地区,并且还是解潜构想中战斗力相当强的新型屯田兵。
而随着各种已有农业技术的深入普及,以及一些新技术的发明,在不久的将来,即使将一个完整的卫派驻边疆,也完全可以在财政上实现收支平衡,两年之后还会有所盈余。而只要通过组织安排,为官兵们娶到当地的姑娘,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会考虑留在当地生活,这比起动员百姓移民无疑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到了那个时候,大宋向外扩张就会变得异常简单,只需要集中精力处理好两个问题就行了,一是必须肃清盘踞在当地的敌军主力;二是语言问题。
赵旉对外语教学是非常重视的,如果语言不通,即使占领了某地,当地居民也会长期将宋军视为侵略者,抵抗也会连绵不绝。而一旦语言相通,当地人就容易接受宋军的存在,而宋人代表的先进文明也将对其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到时候再通过通婚等手段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该地完全消化。
在了解外语教学情况的时候,赵旉发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