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成的十万大军被岳家军的先头部队几千人打得落花流水,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就全线溃败,兵士损失大半。尽管他们继承了伪军(其实也就是昔日的宋军)擅于逃跑的光荣传统,奋力退回其他州县据守,但士气全无的他们怎么可能阻止岳家军前进的脚步?
结果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岳家军将襄樊地区全部光复,并在未经赵构和宰相们许可的情况下乘胜追击,直取中原!
可是,比起高奏凯歌的西线和中线,拱卫京畿的东线宋军却明显渎职了。伪齐皇帝刘豫派儿子刘麟、侄子刘猊率军二十万直扑淮西。淮东守将赵立兵力有限,不敢出兵支援,怕被敌人钻了空子,而淮西军主帅刘光世又是有名的“长腿将军”,还没开打,就再次丢下防区率军开溜了......
由于有韩世忠的水军扼守长江,赵构这次并没有被吓得马上逃跑,但他却被刘光世的表现气,见到金军逃走也就算了,反正也不止你一个,可现在不过是伪齐的乌合之众,你居然也不战而逃,难道你真以为朕不会杀人吗?
看到赵构那几乎要将自己吃下去的眼神,刘光世害怕了,只能硬着头皮杀回江北。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以前逃跑的人太多,法不责众,而这次宋军那么多参战将领,逃跑的就他一个,实在是太显眼了,官家搞不好真的会开杀戒......
刘光世虽然胆小无能,但他平常对待自己的部属还算不错,所以只要他不逃跑,大家也就发狠死战了。再加上刘光世手下也有不少骁勇之士,大将王德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而刘豫父子本来就只是狐假虎威,没什么军事才能,二十万大军又是注了水的,还被淮东的赵立牵制住了一部分,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张俊的部将杨沂中与赵密随后赶来增援,并在藕塘大败伪齐军队主力,杨沂中也在此战中一举成名,并引起了赵构的注意。见到敌军遇挫,赵立的淮东守军也顺势出击,将进逼淮东的数万伪军击溃,结果伪齐的二十万大军伤亡大半,不得不全线撤退。就这样,金国气势汹汹的三路进攻以完败而告终......
不过,正所谓“乐极生悲”,岳家军挺进中原的步子太大,战线被拉得很长。而且因为岳飞是擅自行动,朝廷方面没有相应的准备,后方的粮草供应自然没能跟上。
而岳飞又不愿从已经非常困苦的中原百姓手中征粮,结果岳家军不败而败,光是因为饿病产生的非正常减员就超过了一万人,沿途又不断遭到金军游骑的骚扰和攻击,好不容易才退回了他们刚光复不久的襄樊地区,从此以后岳飞对后勤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
尽管由于军事上的冒进而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但岳家军的第一次北伐也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的完全形成,从此以后宋军不再是只能死守,也开始有能力发动一些有威胁的进攻了。而由于一路上收编了大批伪军,岳家军的兵力并未减少太多。
而赵构又将襄阳六郡单设为襄阳府路,除在襄阳府设安抚使司外,放弃了大宋历来的文人监军系统,任命岳飞为襄阳府路制置使,事实上形同藩镇。
岳飞知道此事严重破坏了宋朝的军事传统,连番上书恳辞,都被赵构驳回,最后只能接受,可见圣眷之隆。从此,岳家军有了坚实的后方,实力又有了大幅度地增强。
既然皇帝这么够意思,岳飞也不吝表现他的忠诚和逸才,奉命剿灭洞庭水寇杨么的他轻轻松松便将困扰了南宋朝廷数年的肘腋之祸铲除。由于在降伏杨么水军的过程中,岳飞巧妙地运用了分化瓦解之计,结果不但只花了个把月时间就大功告成,而且岳家军的兵力不减反增,一下子超过了四万人。从此长江中下游的“黄金水道”恢复畅通,从此南宋政权的后方终于完全安定了下来,南方经济也开始迅速恢复。
由于志在中原,杨么天下无双的水军对岳飞来说没什么价值,他便将那些战船与不擅陆战的水兵转送给了韩世忠和张俊,希望改善一下彼此之间不太友好的关系。
韩世忠本就以水军见长,这下正对了他的胃口,自然非常高兴,从此与岳飞的关系大为改观。
而张俊虽有水军,却只是单纯地用来运输,对水战并没有什么兴趣。在极其现实的张俊看来,你不送我点实惠的礼物(金银钱帛、房产美女之类)就算了,还塞给我这么多废物,浪费我的军饷,老子和你没完!
再加上张俊心胸狭窄,又有些怀疑岳飞此举是不是在向自己炫耀示威,于是张俊与岳飞的关系反而大大恶化了......
岳飞的兵力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而赵构对此不但毫无警惕,反而还准备再给岳飞增添兵力。当初刘光世虽然在赵构的威逼下打退了伪齐军队,但赵构对他已经彻底失望,很快便罢免了他的官职,可五万淮西军该如何处理就成了一个大难题。赵构现在与岳飞正打得火热,第一反应就是将这五万人也划归岳飞帐下。
结果赵旉赶在赵构向岳飞许诺前出言谏阻了,他可知道在历史上此事由于赵构在张浚的劝说下担心岳飞兵权过大而不了了之,结果不但令君臣之间第一次产生了无法弥合的裂痕,而且还酿成了损失极为惨重,以至于令赵构丧失北伐信心的“淮西兵变”,影响不可谓不大。既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说比较好......
“父皇您难道忘记当年‘安史之乱’的教训了吗?”,赵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