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家弼和肖燎原上了火车,邱黛琳就回厂了。她的心情很坏,连中午的播音都没有心思。正准备播放《三套车》,偏偏又有人写了一则旨在诋毁万家弼的报道要她念,而且是向耀明亲自送上来的。
邱黛琳一看,报道很明显是针对万家弼的:“……有的工程师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心胸狭窄,极端自私:只不过没有得到一个职务,他便消沉了,成天混日子;只不过减了一点工资,他便萎靡不振,丧失了意志力。像这样的工程师是不受欢迎的,哪怕他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也曾经做过一点贡献。我们要的应该是搏击风浪的雄鹰,不应该是温室中的花朵。一个思想素质好的工程师,应该在没有职务的条件下勇挑重担,也应该在工资等级不如意的情况下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希望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引以为戒,摒除私心杂念,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时时不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视工厂的实际需要为己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同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
针对“我们要的应该是搏击风浪的雄鹰,不应该是温室中的花朵”这句话,邱黛琳问向耀明:“我们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还是一窝土匪?”向耀明一愣,觉得邱黛琳不该提这样的问题,就没有回答。
在邱黛琳看来,这篇报道无异于是往万家弼伤口处撒盐。她好像忘了万家弼已经回家乡去了,再也听不见她念这篇报道;她以为他还在厂里,所以就不肯念,把那篇稿子推向一边。向耀明很生气,就在话筒边骂开了:“有稿子给你就得念,由不得你!”这句话也传了出去,引得一些人咋舌。向耀明又逼邱黛琳:“念!不念就别下班!”邱黛琳偷偷将话筒开关关掉,拿过稿子就念了起来。可向耀明看见了邱黛琳的小动作,又把话筒开关打开了,于是声音还是传了出去。邱黛琳是含着泪念完那篇稿子的。念完稿子,她竟趴在桌子上哭开了。
向耀明哼了一声,但没有再骂,脸色阴沉地走出了播音室。
邱黛琳曾经亲自采写过两篇和万家弼有关的报道:一篇是万家弼去矿山搞设计调查的,第二篇是万家弼完成碎石自动分级机设计的。第一篇报道根据段克藏的建议完稿后,邱黛琳还给万家弼看过。万家弼做了改动,主要是不愿意出现自己的名字,所以将“万家弼如何搞调查”改成了“技术人员的调查方法”。等第二篇报道写出来后,他又将“万家弼已经完成了整个设计”改为“技术处已经基本完成该设计项目”。
自从万家弼搬了座位,邱黛琳很在乎万家弼的地位升降。当她得知厂里不但没有任命他为总工程师,还通过调整座位来重磅敲打于他时,精神一下子接近垮掉。看到受排挤的万家弼还是吹奏他的葫芦丝,又是《晨牧》《晚牧》《挥动镰刀割草忙》《泥鳅的命运》之类的曲目,邱黛琳流下了泪水。“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今后的日子怎样过?”邱黛琳简直没法想象。再后来,万家弼不但没有地位,而且显得朝不保夕。
茅景文是精明的,就在万家弼靠边站的时候,他竭力抬举卜冬——当然也可以说是接受卜冬的奉承。万家弼的工作,几乎都由卜冬逐渐地接手了。卜冬跟万家弼不一样,他是每天都要向茅景文报告工作的。旁人无法想象,卜冬怎么能为了一个尺寸、一个符号、一根线条就和茅景文说上半天。而茅景文倒是很喜欢卜冬的罗嗦,似乎这样才够敬业。卜冬搞设计不喜欢画图,而喜欢用人家的老图来修改。他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修改有限的几处,修改后的效果不容易看出来,因为比例已经变了。如果出了问题,那他就急急忙忙地去现场胡乱处理。这样,一点小的修改设计,往往要折腾几个来回,就见卜冬天天跑得脚后跟都要碰到屁股蛋了。茅景文还表扬他,说他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不像万家弼,总是死气沉沉。
做技术工作,关键在于懂行,知道用专业的方法、科学的思路解决问题,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表面上不停地在忙乎。卜冬之所以动辄忙得不亦乐乎,一方面是因为他专业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要仰向耀明和茅景文的鼻息。当然,以卜冬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也不大可能事事按照科学的思路来进行处理,所以,他就歪打正着迎合了向耀明和茅景文的口味。一个合格的或优秀的工程师,当然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对于一个工程师的能力,有的时候,仅凭一份图纸甚至一张图纸就可以作出基本的判断:装配图不仅要表达出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还要表达出机器的运动状况;零件图要做到和装配图一致,本身结构统一,视图规范、完整、简洁,尺寸完整并合乎制作工艺,等等。这些要求,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机械设计和演戏一样,也是台上两分钟台下十年功。
邱黛琳看出了卜冬的动机,他是要尽快代替万家弼的地位。而万家弼除了愤愤不平就是唉声叹气,一点辙也没有。她也问过万家弼:“难道你真的会输给卜冬吗?”万家弼自己倒是糊涂了,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还不如卜冬了。想了很久,他才有了眉目:说他行他就行不行也行!
万家弼还跟邱黛琳打比方说:“有一只很健壮的雄鹰,还有一只很孱弱的山鸡,到底谁飞得更高更快呢?一般来说,是那只健壮的雄鹰。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