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远在台上洋洋洒洒地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感知虽然由人类的视觉以及触觉提供,但感知的形成实际上是由大脑提供的。所以算得上是辅助大脑的另外一大功效。”
“其感知器官不是眼球,不是皮肤,而是一种仿生学芯片,就算闭上眼睛,也可以知道周边的电磁场变化……”
他闭上了自己的眼睛,转动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譬如说,我可以知道这个办公室中,各个电子产品的位置……前面这台投影仪,正在散发着不小的磁场,我知道它正在安静的工作;也能够知道窗外有一辆电动汽车开过,还能够知道房间里的空调正在运转。”
“电和磁场是没有办法分开的。”
“不过生物芯片这种功率极低的东西,倒是没办法感知到,这一点不会涉及到大家的隐私权,大家可以放心。”
就在这个时候,下边的一位记者发言询问道:“张教授,我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您的这个成果,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我们的科学仪器能够很简单地测量电磁场,从精度方面,人类的感知,再怎么准确,也不可能比得上电子仪器。所以您的成果,意义在哪里?”
张远笑了笑,说道:“额外感知是人类智力的重要一环,它的诞生,不是为了去和测量仪器比较,而是为了提升整体的认知智力。”
人类大脑的智能系统与感知系统密不可分,包括记忆能力、视觉能力、听觉能力、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等。一个没有先天五感的人,他不可能产生任何智力。
为什么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这其实和感知系统有着很大的联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些人的听觉记忆非常厉害,有一些的空间思维能力非常了得。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突出天赋,正是因为不同感知系统的建立,比一般人要强大的多。
甚至,连品酒,品尝鉴赏,欣赏艺术品,诸如此类的东西也与感知有关。有的人能够欣赏其中的美,有的人却不能,这就是感知带来的差异。
当然了,人与人之间的感知,差异再大也只是传统的五感,不会产生什么翻天覆地的质变。
但如果增添了额外的感知,将其融入到大脑系统当中,那么一个人的智力很可能会发生突飞猛进!
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很难估计,有可能是进步,但也有可能是退步,或者是空间思维能力大幅提升,又或者是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了,又或者变得更笨,连手脚都不能够协调了……
“磁场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与传统的感官不一样。在一个人上小学的时候,如果告诉他们,磁场有质量,也有动量,你觉得小学生们会理解吗?当然不能。”
“就算是大学生,就算死记硬背记住了这句话,也是以不理解的居多,解方程的时候经常会忘记这回事。”
“但是,加入磁场感知之后,一切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张远在屏幕上放出了一系列的图片,是利用虚拟世界进行的对照试验,有了磁场感知的人类,学习电磁科学的速度,是普通人的112!
常规200天的课程,现在80天就能够学完了。
相同难度的试卷,成绩也比普通人好得多。
因为对这些人类而言,磁场是非常直观的东西,并不像以往那样抽象复杂。
紧接着是第二组对照试验,有一位虚拟世界中的科学家,生活在中世纪环境下,突然进化出了磁场感知能力。
结果这个家伙,居然在短短二十年里,独自摸索出了一整套的电力以及磁场公式!
还有几位玄幻虚拟世界中的人物,得到了这种能力后,居然突然间“顿悟”了!
于是他们的修为突飞猛进,甚至还学会了一些独特的技能,像什么“开天眼”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毕竟14号虚拟世界的规则,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什么无厘头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看到这些例子的时候,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哄笑声。
张远播完这些例子后,总结道:“从这些虚拟世界的实验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电磁场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大幅度提升。包括电磁场与微波、天线射频、微电路、电磁兼容领域,均有非常不错的启发效应。”
张远播放完这些图片后,一时半会间,人群中沉默了起来。
又有一位记者问道:“张教授,我还是不太理解这种磁场感知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它和我们的仿生学电子眼,仿生学角膜,又有什么不同呢?”
人类通过安装仿生学电子眼,或者仿生学角膜,也是可以“看到”电磁场的。
张远摆了摆手,说道:“当然不一样!磁场感知是一种直觉,虽然它目前集成在了视觉以及触觉当中,但今后还是会与视觉分开的。”
“通过电子眼传递的电磁场数据,相当于你的眼睛看到了更多的东西,需要大脑额外处理,你会觉得很不习惯很不舒服。毕竟整个视野都发生了改变,空间中到处都是电磁场,只要那么几秒钟,就会把这个功能给关掉了。”
这句话让大伙不禁再次笑了起来,的确如此,电子眼中增加磁场感知,其实没什么太大的用处。说白了,重点难度还是人类大脑的适应问题。
“但通过辅助大脑增加‘磁场感知’,就好像听觉、嗅觉、视觉一样,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不当不会感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