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是晋国东南的邻国,本来是晋国的附属国,可是细作来报,郑国竟然私下里和楚国签订了从属合约,贰于晋也,所以智氏智襄子派使者来到赵国游说,希望赵国和智氏联合兵力攻打郑国。
使者一到邯郸,赵简子召见群臣,当时董安于,傅便、邮良、史黯、窦犨等在座。
赵简子说:“智氏派使者来到晋国,要求我们合并一处攻打郑国,理由是晋国贰于晋国,付出与楚国,各位大臣你们怎么看这事?”
大臣们一听都纷纷议论,过了几分钟之后,史黯起身奏道:“主公此次出兵难道只是我们两家,那么别的几家出不出兵呢?”
赵简子看了看四周,轻声说道:“暂时是我们两家,因为郑国区区小国不值得让更多的人来分取好处。”
史黯道:“如果只是我们两家,那么攻打郑国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就是让它取缔和楚国的合约呢,还是想割取郑国的土地?”
“当然是兼而有之。”
傅便说:“智氏是出了名的贪婪之国,我们出兵之前是不是先定好合约,各得利益进行白纸黑字的确定,然后再出兵不迟。”
董安于一直沉思不语,很冷静的听着大家的意见。
邮良说:“我觉得吧,以我们赵国的实力,谅他智氏也不敢自作主张。我们只管出兵,占得先机,到时决定权就在我们手里。”
赵简子说:“邮大夫说得有理,我们现在应该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出兵,出多少兵合适,进兵之后由谁指挥?”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董安于起身说道:“主公,我是我们只需要先答应智氏,先静观其变,看看他们派兵多少,驻扎何处,由谁指挥,我们在借力打力,派出比他更高明的将领,抢了头功,那时候就是我们占据主动,怎么处理郑国,怎么分取土地那还不是我们说了算的事。”
赵简子大喜,欣然站起:“好,那我先去回复使者,我们一定出兵,而且等他们一出兵,我们立马跟进,绝不拖延半分。”
散朝之后,赵简子就找人找来勿恤,赵简子说道:“勿恤,听说你骑马驾车射箭都是很出色,这次父王让去你去见见世面,参加战斗攻打郑国,做赵国军队的先锋。”
“谢谢父王的信任,儿臣一定不辜负父王的期待,一定好好的为国出力。”
智氏的使者回去不久,又来了使者告知赵王。他们出兵十万,他们由智瑶带兵攻打郑国的。同时也要求赵国出兵十万,配合智氏攻打郑国,左右夹击郑国。
这时候赵简子便让董安于带兵去攻打郑国。董安于也当仁不让的带兵而去。让勿恤打先锋,赵简子把勿恤托付给了董安于,确保勿恤的周全。
出兵之后的不到半月,郑国投降,董安于带着勿恤班师回朝,赵简子接出邯郸十里地,军旗飘扬,战鼓齐鸣,迎接队伍分列两旁,为他们接风洗尘,场面热闹非凡。
赵毋恤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不禁心潮澎湃,眼含热泪。
酒席之后,董安于让人造册,让赵王各分行赏。
最后赵国从郑国获得了十万户,而且获得了十座城池。
赵简子亲自找来董安于:“这次打仗丞相觉得智瑶这人怎么样,智氏之后的接班人肯定是他,他的强弱决定着我们赵国的未来,你说说这个智瑶到底什么样人。”
“主公,你要先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要听真话?”
“”我劝主公还是先听假话。呵呵”
“智瑶这人英勇善战,指挥得体。能言善辩,是一个不得多得的人才。”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说是假话呢,难道这些不是真的?”
“是真的,主公,但是这些都是一般人看到的表面现象。下面我来说说真话。”
“在我看来,智瑶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但是不是一个好的诸侯王接班人,此人刚愎自用,有才华过人,但是此人心胸狭窄,心狠手辣,不是一个仁爱的君主,以不仁之心,骄有才只能,谁能为其所用呢?所以智氏如果传位于他,我们赵氏可以无忧了。”
“虽说如此,我们也必须选一个德才兼备的太子,继承大业。”
“这是自然,因为赵国有四卿,还有韩魏的子孙的威胁。”
“此次出兵,到现在为止,也没听你提到一句有关勿恤的,是不是此子不堪大用。”
“恰恰相反。勿恤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他勇猛过人,胆识超群,是一个不可多的的将才,他作先锋敢冲敢打,抢了智氏先锋的先机,首先和郑国交战,而且还能忍辱负重。”
“还有这等事?说来听听。”
董安于不禁想起了当时的情形。
赵国的军队和智氏的军队都到了郑国的京城大梁,智瑶当时当时一看赵国的先锋是赵毋恤,很是瞧不起他,所以就对勿恤说:“赵世弟听说赵国的士兵都是经过精心挑选训练过的,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士,那么请赵国先锋带领军队率先攻城,给你们一个抢占先机的机会,不过请你们放心,我们的军队紧跟其后,绝对不会让你们吃亏。”
没想到勿恤对智瑶一鞠躬:“智世兄此言差矣,天下皆知,世兄文武双全,勇力过人,打过很多硬仗;勿恤是第一次带兵打仗,没有任何一点临场作战的经验,希望世兄的军队先上,给我这无知的将领一次学习机会,我们也会紧随其后,以保你们万无一失。”
智瑶一听,脸色一变:“怪不得你赵勿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