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步兵应该严格的按照美军战术所说的那样步兵与坦克互相掩护着前进。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就比如现在……日军已经在有针对性的利用地形环境企图炸毁坦克,使坦克处于危险中而且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敌人炸毁,那么就不该死守着美式战术继续步坦协同前进。
事实上张弛的这种做法也是另一种步坦协同,在坦克出现危险时步兵铤身而出。
当然,重视人命的美军当然是不会这么做的,他们如果碰到这种情况通常都会继续前进,直到坦克被炸毁几辆后再选择撤退。
张弛是中国人,他指挥的是中国的部队,所以他就选择了另一种做法:命令部队朝“杰克的头盔”发起冲锋。
这并不是张弛不重视生命,而是他知道……有时在战场上必须得付出生命和鲜血,这样才能避免在将来付出更高的代价。
日军显然没想到正稳步前进的中国军队会突然改变战术,于是霎时间他们的“爆破小组”就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日军“爆破小组”通常是三人一组,两人拿着步枪负责掩护另一人负责炸坦克,如果第一个没完成任务剩下的两个就跟着上……其实在这爆破小组里,负责火力掩护的单位一般是选择冲锋枪手,其原因很简单,三人爆破小组前出炸坦克,最常碰到的情况是要面对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敌人,以步枪的火力根本就不足以抵挡对方的人海进攻。
但可悲的是,日军这时还没有冲锋枪。
确切的说,此时的日军已经有冲锋枪了,那就是百式冲锋枪。
只不过日本方面有许多人认为冲锋枪虽然火力凶猛,但是弹药耗费太大且射击命中率太低。在实战中会对后勤供应造成困难,而且实战作用很令人怀疑……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日本是资源极度篑乏的国家,其工业能力也极为有限,所以像冲锋枪这种一扣扳机就能打出几十发子弹的武器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日本工业的负担。
于是,此时的日本虽然有冲锋枪。但却只配发给特殊兵种,比如伞兵以及骑兵将校的护卫队中。
在普通陆军中他们暂时还不配发或者在海军特别陆战队中少量配发。
只是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是,早期的这些百式冲锋枪都配有刺刀托可以上刺刀……日军对刺刀的偏爱简直都到了固执的地步,不仅是冲锋枪装甚至连轻机枪都装,按他们的想法是,子弹打完了就可以上刺刀与敌人“玉碎”,所以这虽然有些匪夷所思而且不切实际但却体现出一种顽抗到底的精神。
因为没有装备冲锋枪,就使日军对坦克的爆破不得不以一名爆破手再加两名步枪手掩护这样的组合方式展开。
其结果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张弛一改变战术带着部队越过坦克往前冲……日军爆破小组就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进!
爆破小组的目标是炸坦克,而敌人上来的却是步兵。抱着手榴弹及炸药包上去虽然可能炸死敌人一些步兵,但却达不到炸坦克的目标。更何况每个爆破组的掩护单位还只是可怜的两把步枪,这怎么也无法压制住敌人并让爆破手冲到坦克前。
退!
一点战果都没有就退下去不是日本人的风格,这有违“武士道精神”会被别人耻笑为胆小鬼。更重要的还是,冈明少佐没有发出撤退的命令,那么任何撤退的行为都会被视为逃跑。
其实冈明少佐这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原因是日军已经退无可退,他们的后面就是2号高地。撤退就意味着要放弃高地任由中国人占领,而这又是与川口清健“死守2号高地”的命令相违背的。
于是不用想。冈明少佐明知道这样打下去根本就无法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但他还是下令继续死守。
冈明少佐希望,能以火力压制住或者至少打退一次中国步兵的进攻,然后他的爆破组就有机会冲上去炸毁敌人的坦克。
抱着这个想法,冈明少佐就组织起部队里的所有火力包括机枪、掷弹筒和几门迫击炮拼命的朝冲上来的中国军队射击……这种做法似乎起到了一点作用,因为冲在前头的十余名中国士兵很快就倒在了日军的火力网下。
但冈明少佐的这种想法却是幼稚的。原因是日军装备的缺点就是火力,而这又恰恰是美式装备的优点,也就是说……情急之下冈明少佐竟然以为日式装备的火力能够压制住美式装备,尤其是对面的敌人还有十辆坦克。
所以这种情况很快就出现反转:日军开火就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张弛在第一时间就用步话机下达了命令。于是坦克上的机枪很快就响了起来,密集的子弹打得日军方向的茅草“哗哗”的一片乱飞,随着茅草一起被打倒的还有一个个躲在其中的日军,鲜血很快就染红了其防线后方的草丛。坦克炮也朝日军的机枪火力点发出了怒吼,不一会儿就将日军的机枪给打哑了。
而这对日军来说还不是最糟的,紧接着就是数十门迫击炮同时朝日军打去成片成片炮弹,其中还间或着几发燃烧弹,倾刻间就将日军的防线给炸成了一片不毛之地。
这时,躲藏在草丛里的日军爆破小组似乎已经感觉到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于是干脆大吼一声,接二连三的抱着拉燃导火索的集束手榴弹及炸药包从隐身处跳了出来朝中国士兵猛扑上来。
但中国士兵已早有准备,他们一见前方有人跳起就立即朝目标扣动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