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骄阳,褪去了它最后的威严,悄悄落下山去。
从远山飞回的倦鸟,缓缓地扇动着翅膀,在林中寻到了它的归宿。
夜幕降临了,一切都暗淡下来,无论好的,还是坏的。
残月升起,如霜的月光倾泻下来,笼罩在百丈峰,一切也都失去了白日的颜色,披上了一层银霜,更增几分寒意。
清冷的琼台上,那株高大的云锦杜鹃花落了一地残红,随风卷动,花香所剩无几,不知惹谁心怜?
夜色沉沉,雾气浓重的归云悔桥上,缓缓走来一人。他走的很缓慢,好像是从几百年前走来一样。
朦胧中看不清他的容貌,却能依稀分辨出那身道袍和颀长的身形。
当周围的雾气被搅动得分开时,可以看到他修眉秀目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目光直视着前方,那里就是归云悔桥的另一端——百丈峰。
琼台上,
云锦杜鹃花下,石桌旁。
坐着一身穿淡紫色衣服的女子,她轻轻地闭着双目,一动不动,似乎与那一地残红融为了一体。
与往昔相比,她今夜做了淡淡的妆,衣袖也宽大了许多,整齐的发髻盘在脑后,好像是为了去参加盛典一样。
忽地,
她似有所感应,心头一动,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微微转过头去,将如水一般的目光看向百丈峰山后。
似完成了一段艰辛的旅程,那道人也终于穿过归云悔桥,走到了桥头,来到了百丈峰山后。
他顿了一下,同样若心有感应一般,停住了脚步,目光深沉地向前山望来。
两个人,就那般,一个在山前,一个在山后,隔着高大的山峰,相视对望着。
好似那些巨石丹岩并不存在,他们的目光,隔空相撞。
一眼千年,目光诉说着一切,记忆如一只蝴蝶,飘然起舞,如梦如烟往事,在心底悄然盛开。
似乎,听到了谁心扉里悠悠的感伤;
似乎,听到了谁心灵上轻轻的叹息。
那细细的风,撩动着耳畔的秀发,吹拂着颚下的青须,但终究是未发出一声响动。
微微一山隔,脉脉语不得。
许久以后,时光好像才流动起来。
那道人的身子忽然动了动,好像在尘封中走出一般,看上去有些僵硬。他向前又走了两步,来到丹石前,那里已是无路可走,是桥头的尽头。
他略一犹豫,接着将衣袖向后一甩,腾空而起,凌空虚步而行。
没有任何响动,没见任何预兆,像是凭空幻化出来的一般,沿着百丈山峰形成了一道三尺宽的紫色光带,婉转飘荡,从山后一直绕道山前。
那道人迈开脚步,踩了上去,缓步而行,一步,两步……,好似每一步都是在丈量中前行,他就这样默默地踏着那紫色的光带,向山前缓缓走来。
琼台上,女子明亮的眸子中倒映着那条光亮的颜色,她没有任何动作,好像连呼吸都看不见一样,她的目光是凝视的,在等待中一般,又好像是看空了一切。
直到那个道人的身影呈现在眸底,她才缓缓收回目光,回过身来,低垂下目光,看向面前的石桌。
谁都看得出,她将在意的转移到了不在意上。
那道人远远便望见了那女子,一双深沉的目光一直凝视在她的身上,但却看不出他是在品读,还是在回忆。那种一动不动的毫无表情的凝望,更像是在消失的光阴中一种重新的面对,但却绝对不是刻意的施为。
一段极短的距离,却跨越了数百年。
当他的双脚轻轻地落下的那一刹,居然好似不是落在琼台上,反倒像落在心里,令人为之一颤,好像很多事情便要跟着尘埃落定。
那紫色的光带还有那耐人寻味的凝望,随着那一声轻微的甫落,一下就消失不见了,仿佛一切又忽地回到了当下。
道人站在琼台边上,静静地等候了片刻,嘴唇一动,轻道:“小白……”音色略带颤声好似又有些哽咽。
云东白却没有搭话,连目光都没有看过去,而是轻轻伸出玉手,提起面前已温好了酒的紫金壶,将两只早已准备好的玉杯斟满了酒。
如果细细看去,就会发现那两只玉杯与之前用过的大有不相同,稍稍大了一点不说,玉杯上更是雕了一龙一凤,身姿栩栩如生,各自朝外,对在一起,正合成为一对。
那明黄的酒水,在玉杯中轻微荡漾,映着天上的月华,散发出阵阵清香,一下子就令清冷的琼台多了几分暖意。
那道人站在原地,未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云东白,好似他十分有耐心地在看着云东白的一举一动。
稍后,云东白嘴角泛起一抹微笑,却又不知为何,隐隐让人感到那不是因开心而起的微笑,隐约中似是暗藏着一抹苦楚。
而后,云东白润泽的唇动了动,轻道:“玄清真人大驾光临,无一表心,备了薄酒一杯,还请赏光。”说着,玉掌轻挥,那一只雕龙玉杯便在面前的石桌上漂浮起来,在空中停了一下,又以极快的速度向玄清真人射去。
雕龙玉杯飞到玄清真人面前,不远不近,又陡然收住去势,稳稳地停了下来,里面的酒水一滴未洒不说,连晃动都甚微。
玄清真人看了看云东白,又将目光转向身前的雕龙玉杯,端详了好一会,才伸手接下,轻轻放于鼻端,闻香道:“小白,你做的酒越来越香了。”
云东白起身,似是有些轻微的叹息,但仍是没有看向玄清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