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部下们紧闭的双唇,陈海松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是我们的战略出了问题。╔╗
一群在苏联莫斯科喝了些洋墨水、吃了几片黑面包的人自以为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掌握了苏联革命胜利的经验,兴冲冲的跑回来要做中国革命的导师。
先是命令进攻城市,造成了大量人员牺牲。
在上海呆不下去,就跑到了各大苏区去指手画脚,认为根据地的创始人们都是土包子,不懂军事,不懂革命战略,取代了老根据地领导人的指挥权。
修改了运动战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坚持打攻坚战、正规的阵地战,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荒唐战略。
大批大批的红军战士被带上阵地被人员装备占优势的敌人疯狂屠杀。
是我们的战士不英勇吗?他们是死在错误的战略上的,我们习惯的打法不用了,我们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根据地一天天缩小,人员一天天减少,装备一天天损耗,没办法了我们才离开了根据地。╔╗
几年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开口闭口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不去搞理论研究,跑来指挥打仗,既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又不虚心学习,自以为是地把苏联经验照搬过来,把个中国革命摧残的奄奄一息。”
说到这,陈海松停了下来,发现大家都用惊诧的眼神望着他,觉得自己有些失态,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激愤。
喝了口水继续说:“刚才说的是战略问题,它是关系到全局的重大决定,错误的战略会把部队指向危险的境地,会带来无谓的牺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而正确的战略才能指引我们避开敌人的锋芒,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向敌人的薄弱环节出击,获取较大的战果。
同志们也不必泄气,我们的党已经从失败中总结了教训,在遵义选举出了红军新的领导人,就是中央苏区的创始人**。
红军又恢复了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会脚踏实地地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斗争的策略,按照现有装备和自己的实力来选择作战的方式。
今后我们将在他的正确领导下走出困境,走向胜利。╔╗下面我要重点说说战术,就是我们基层指挥员要努力学习的战场指挥。”
陈海松在挂在墙上的黑板上写下“步兵战斗行动的原则”几个大字然后说:“原则是不容置疑的基本道理。
战斗行动的原则是无数场战斗成败得失的总结,是无数条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是必须遵守的战斗行为的准则。
步兵,顾名思义,就是在陆地上行走的兵种,和他相对应的有骑兵、炮兵等特殊兵种。
步兵是部队进攻防守的主要力量,我们部队应该都算步兵。
在漫长的步兵征战过程中,从无数成功和失败中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步兵作战的规律,总结出了步兵应该采取的一些正确方法。
也就是说,你按照这些方法来指挥战斗,就很有可能取得胜利,所以我们各级指挥员必须牢记这些原则,而且要能够灵活的应用到战场指挥中去。”
他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略小一点的字“现场查明情况,力求指挥正确”。╔╗
解释说:“有一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就是说,你要是对自己部队的情况充分了解,也对敌人的情况充分了解,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名常胜将军。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战斗的结果是你死我活,敌对双方都想取得胜利,各自的部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战场的地形地物对作战也有影响。
你不了解,就没有办法克制他的优势,你不仔细观察,就无法发现他的弱点而加以利用,也就无法做到出奇制胜,击中要害,尽快结束战斗。”
他面向大家笑着问道:“咱们和马家军也打了3个月了,通过你的观察,你感觉马家军有什么长处?”
一个连长小声说:“敌人能有什么长处?就是狠点。”
陈海松说了声:“好,找到了一条,狠。大家别以为敌人没长处,没长处怎么把咱们赶得到处跑?继续想。”
二团参谋长施俊福说:“敌人骑马,机动性强。╔╗我们走到哪,他们都能很快追过来。我们刚包围一股敌人,其他的马匪会很快赶来救援,很难打埋伏,也很难迂回。”
警卫营副营长徐明说:“敌人是骑兵,速度快,一枪没打死,就冲到了面前,很快就把防御阵地搅乱。”
一团一营的一个连长说:“敌人骑在马上,居高临下,马刀力大,很难抵挡。”
另一个连长说:“敌人喜欢一大群人一起往上冲,不顾伤亡,很容易突破一处。”
陈海松看大家说了很多高兴地说:“看看,大家还是找到了不少嘛?
归纳下来可以看出马家军士兵凶狠,敢于拼命,机动性强、人借马力,杀伤力大,喜欢集中兵力猛扑一点,形成突破。
由此我们看看,他适合怎样的作战方式?”
一团三营副营长齐彬志说:“冲锋,野战攻击防御工事或行进间的敌人。”
陈海松又问:“马家军的弱点在哪里?”
“他们枪不多,子弹也不多。╔╗”
“他们下了马攻城战斗力一般。”
“他们枪法很一般。”
大家似乎适应了这种启发式的学习方式,七嘴八舌说了许多。
陈海松继续问道:“我们红军的优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