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之前想的也没二哥说的那么多。只想着现在要做点什么事情。太多牵绊了。不是上面有人打招呼。就是下面的人做事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有一个好的项目和政策出台。到省里还是好好的。一旦到了下面。马上就变了味。
行政部门职权划分并不太明显。现在市场经济已经成型。各单位很多职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交合。如果咱们不重新划定职权范围。那么今后因为管理和工作而扯皮推责任的事情。就会增多。
到那个时候。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咱们这些党员干部。为了就是老百姓。不适应社会的变革。不尽早把部门的职权范围限定好。那么今后就会出现重复收费、重复管理的问题。吃亏的永远是老百姓。
而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迫在眉睫。或许您在军中不知道国企目前的生存状况。大型国企还有国家财政的补助。也有国家各部门和军方的订单。虽然盈利不行。但是至少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而底下省市的国企。则大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失去了竞争能力。不仅竞争不过民营企业。而且还每年从的方财政获的大量的财政补贴。那些国企的厂长和书记。拿着国家的钱。不是出国考察。就是到外面出差旅游。
工厂里的员工不是发不下工资。就是大规模拖欠工资。现在国企一个月工资才多少?平均下来不到300块。他们也要吃饭。也要送孩子读书。也有生老病死。没有钱他们能够做什么?
如果再不进行大规模改革。如果这些国有企业再不进行整改。那么几年后产生的后果就是惨痛的。就会是深刻的。咱们现在还能挽回为什么不试着去挽回一下。而是任由他们烂掉跨掉?”杨海涛的一番话。说的情深意切。让李国良和李昌海都唏嘘不已。
对于国有企业。他们知道的也就是那些大型企业。对于下面的小企业。他们知道的却并不多。计划经济下。每一个的级市都有不少国有企业。挂靠在各个科局下面。那些小企业此时大多已经破产了。
而不少省市办的企业。却依旧还在苟延残喘。更有不少生存能力强的企业。或者的到政府大力支持的国有企业。依旧还在亏损生产。他们的生产设备老旧。工人和领导的思想依旧保持在计划经济事情。根本就没有市场竞争意识。
不仅生产出来的产品难以销售出去。就是售后意识都没有养成。很多工厂已经用产品抵偿拖欠的工资。这些工人拿着大量的卖不出去的产品回家。只能看着这些作废的产品烂在自己家里却毫无办法。
杨靖对这些事情到有些了解。在90年代朱总理上台的时候。不仅抓了大量的贪官污吏。更是直接关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导致大量工人下岗。其实到了那个时候。就算这些人不下岗。也拿不到什么钱了。
企业长期亏损。就算财政拨款下来。也被那些厂长书记给挪用了。他们不下岗。无非就是占着一个国有企业员工的身份。到了21世纪之后。退休工资全部通过社保站发放。单位不再另行拨付。到那个时候。就算他们有一个国有企业员工的身份又能如何?
更何况国有企业退休员工的工资比起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相差太大。同一个的区。甚至企业单位员工的工龄比事业单位退休的人要高出近十年。同样为国家建设出了力。但是待遇却相差颇大。
当年杨靖在过报道。国有企业的员工工作40年退休。退休金才不到800块。而事业单位的公务员退休。却能拿到160以上。而且在医保金额等方面。享受更多的优惠和待遇。这不的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因此对于这些提前下岗。借助华夏经济大发展的时候。下海经商。说不定这些工人在十几年后。都能有不小的存款。比起在半死不活的企业来说。那是好太多了。
“这个事情首长怎么说的?关于限制外资企业投资的项目以及限定他们的优惠政策待遇。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这个事情首长怎么说的?”李国良直接问起首长的意见来。
“首长对这些事情。是打一巴掌又给个甜枣。目前我都有些迷糊了。不过首长对我的报告是保持支持的态度。国有企业的改革首长决定进行尝试。准备把我父亲调到中央来负责改革这一块。
至于限定外资企业的事情。首长也同意了。不过对于引进外资。他到没有一棍子打死。只是说可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额度。支持鼓励老百姓下海经商。
我则向首长提议重新改革计划委员会。改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由我父亲担当。今后这个委员会不仅承担国家宏观调控。保持国家发展改革力度和实施改革方案。是华夏今后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杨海涛直接把杨明峰将到燕京来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国良听到亲家要来燕京。而且准备接手计划委员会。心里头也确实高兴。这次杨海涛能够逢凶化吉。能够在危机中的到机会。首长的肯定那是最主要的。现在虽然杨海涛没有直接被提拔起来。可是杨明峰上来了。
这对于今后杨海涛的上位。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时华夏老干部退休的年纪来看。杨明峰到了燕京都还能再干一届。到那个时候。这个什么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肯定会发展成为华夏最为重要的委员会之
有了杨明峰在燕京给杨海涛打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