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七的晚上,天景和母亲一起去了太子府,七天前锦阳帝颁下圣旨,封皇孙陈允炆为襄王。于是太子在今天设了家宴庆贺。
天景真是不想去,可是又不能不去。昨日太子可是携了太子妃,一起来明华苑请她的。并且言明,就连远嫁吴州的溯玉明天都会来赴宴,咱们的五位姐姐都聚齐了。给允炆庆贺还在其次,关键是这是一场好难得的团圆家宴,所以请妹妹你一定要赏光!
天景真想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一句团圆你个头啊!若说团圆,那我问你,玄明在哪里?
可她不能这么骂他这么问他。天景知道,其实这“团圆”二字就是太子给她下的套。他知道她惦记着玄明呢,听到这两个字会刺心,说不定还会忍不住发作,那他就会慢悠悠地反驳她,“妹妹,幽禁玄明可是父皇的主张,怎么,你对父皇的决定不满?”
即使她是父皇最宠爱的女儿,可也不能随便对父皇的决定不满,尤其是幽禁玄明这件敏感而隐晦的事。
于是她欢欢喜喜地接受了邀请。然后毫无意外地看到了太子笑容喜悦眼神失望,他没有找上茬自然失望。天景知道宴无好宴,太子那样的小肚鸡肠那舍得白请她吃饭。明天到了他府上,肯定还得被他挑衅找茬。如果她所料不错,他必定是要以玄明被囚为导火索,从他选择设宴的日子已经能看出挑衅的意味了。父皇七日前颁的圣旨,他磨蹭了六天也没有设宴的动静,却偏要在明天——十月十七开宴,还一定要自己前去赴宴。
去年的十月十七,玄明被幽禁于允王府中。明日,他就被幽禁了整整一年。
因此,所谓的什么团圆宴,其实只是太子的显摆和挑衅罢了,他的小人得志也太明显了些,明显得让人恶心。
十月十七,夜,太子府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太子果然把已经出嫁的三位公主都请了回来,喝他儿子的封王酒。天景与她们寒暄几句,就直奔了清和的桌子。
清和表面的高兴,盖不住眼里的隐忧和悲伤。天景再三追问,清和喝了杯酒,低声说道,“今日午后,我和母亲去给玄明送过冬的衣物,父皇准了的,说我们可以把东西交给军士,让其转交进去即可。接下东西的那个军士说,今天早晨太子亲自来送酒菜,让他带话给玄明,说是皇孙陈允炆封王的喜酒,特地给他送来,让他也一起高兴高兴。”
“什么!”天景一下子瞪圆了眼睛,怒不可遏。清和更加压低了声音,“天景,我跟你说这些,可不是让你去和太子吵架的。我就是怕他会亲自跟你说,故意挑着让你和他吵架,你要是上了当那就麻烦了。天景,我看出来了,太子和以前不一样了,他现在越来越阴险,越来越不能容人。你虽然是护国公主,又得父皇宠爱。可他是太子,现在还有了个已经封王的儿子,如果你和他发生了冲突,父皇也是不能向着你的,所以你要小心,千万别惹他,知不知道?玄明那么疼爱你,他肯定也不希望你为了他惹上麻烦和危险。”
天景鼻子一酸,用力握住了她的手,“清和姐姐,你真是个有见识的女子。你放心吧,我不惹太子,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喜宴正式开场。太子和太子妃抱着孩子挨桌敬酒。清和喝了酒抱过孩子,又说了几句喜庆话,大概是实在不想看太子的嘴脸,早早就离席回去了。她本来想拉天景一起走,但天景借口等母亲留了下来。
天景又喝了几杯酒,起身出了人声喧哗的大厅,往后花园去了。她站在一丛千瓣菊前,伴着菊香赏月,等着那个人来。
“妹妹,你怎么在这里,让我好找。”
那个假惺惺的声音一入耳,天景闭了闭眼睛,嘴角微挑出一丝笑来,回头道,“太子哥哥,我好容易得会儿清静在这儿看看花,你又找我干嘛?”
“不是我不让你清静,是允炆。他非要让小姑姑抱,别人碰他就哭,你嫂子已经被他折腾得没法儿了,你快点回去救急吧。”
天景嗔了他一眼,“我才不去呢。哥哥,小孩子不能惯着,不然以后就没个样儿。别理他,他闹累了自然就不闹了。今晚月色多好呀,又安静,咱们就在这说会儿话吧!”
太子果然就不再为儿子的哭闹着急了,他站在天景身边,也抬头看了会儿月亮,忽然问道,“天景,你记不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就是你为允炆摆封王喜宴的日子呀。”
“装糊涂是吧?”太子笑看着她,“我不信你忘了,今天,是玄明被幽禁整整一年的日子。”
“是吗?我还真是有些忘了。这么说,哥哥你是特地挑了这个日子来办允炆的封王喜宴了?”
“你跟我抬杠是吧?”太子叹息,语重心长,“你这个丫头,从小脾气就倔强。你和玄明要好,大概就因为你们两个都是一样的脾气。但倔强没什么好处,看看玄明的下场就知道了。你嘛,尽管父皇疼你,尽管你真的有些才华,但你是女孩子。女孩子就是要嫁人的,可你一天就在朝堂打转,生生地把自己耽误了。知不知道我和母亲有多为你操心!”
“是啊,母亲和你,真是为我操碎了心。”天景说着话,随手拨,你信不信报应循环,信不信真有十八层地狱?”
“那些都是无稽之谈……”
“才不是!”天景干脆打断他的话,一回头,眼睛盯牢了他,“哥哥,无论做任何事,只能瞒人不能欺天。亏心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