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缅怀鲁迅先生
昨天有已经成了商人的校友来玩,看到我正在打一篇有关老庄的文章,颇有不以为然,戏说要彻底删除,其实对此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因为我所谓的劣作其实应该说唯一该去的地方就是那回收站,然后点击“彻底删除”。(现在没删只不过是敝帚自珍而已)——且不必说那些粗鄙无物之论,即使是一些自己认为有点东西的文章,估计也是如此,恰如朱先生上课时说的:“高雅到了极致也就也许只能到地摊上去了”。
不过那朋友接下来的一句话倒使我很感有趣,因为他说:“要看书,还是鲁迅的书倒值得看看啊!”——这话倒是令我很感兴趣,因为接着我正好要写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于是忙问:“为什么啊?”
起先当然是对我得继续调侃:“呵呵,鲁迅先生叫你少看或者不看中国书啊,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啊!那你不就早来与我一起干了啊?”
不过接着他倒是真谈了许多对我挺有启发的话:“说句实话,毕业经年,唯一能记起的也就是一点鲁迅的东西了。虽然具体的文章的内容也同样记不太清楚了,但鲁迅文章所带给我的那种深刻、绝望、孤独的感觉却是记忆犹新。在中国文学史上所有的作家中唯有鲁迅才是真正独一无二的、无人超越的大家。要想超越鲁迅,绝对不是读多少多少书,写多少多少字就可以的,那需要一种天赋的个人深度才可以。”
我深以为然。鲁迅与其他作家差别最大的地方应该不是个人天赋的差异,许多别的作家的才华天赋绝对不比鲁迅先生差。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应该是一种生命深层的东西。许多别的作家对中国文化、中国民族劣根性的批判也许同样是非常彻底与深刻,但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人(想了半天,还是用这个词)的绝望却是深入骨髓的。读任何时候先生的文章,有时给我最大的感受与冲击的就是那孤独的感觉,那“举世皆醉(应该是昏或愚更恰当)而我独醒”的绝望。恰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那一张先生在厦大海边的照片——海风拂起着他的乱发,沧桑的脸,呐喊的战士,无助的先知。
先生其实早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也许他所做的一切批判、反抗、探索的终点并不会有什么成功与鲜花,有的只有死亡与坟。可是即使在那“无物之阵”中,先生却依然在希望和绝望之间不断地挣扎,先生依然在抗争着。
而这种在绝望中抗争中的形象,也就是鲁迅在小说散文中一直着力描写的那个清醒的孤独者的形象,一个在绝望的境地中,与生存的无意义进行着殊死抗战的清醒者的形象!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先生自我形象与精神的写照。
那么,有人也许会说,既然先生早就认识到自己是这个无救的文化社会中唯一的“孤魂野鬼”,匆匆的过客,那么为何先生还要混迹在这个肮脏世俗的社会中与庸人纠缠呢?既然先生早已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背后,看到了荒凉的“坟”的绝望,在这文化之中已经走投无路,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四处与庸人作战,而不干脆自杀(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先生是早已看透生死了)或者沉默呢?
那我想,如果真的那样的话,先生也许就不是鲁迅了。作为一个清醒的孤独者、绝望者的鲁迅,他的绝望的出发点是什么呢?他的一切战斗的姿态所终极的目的有是什么呢?无非就是想挽救我们这个无望的文明与古老的民族!理解了这一点,也许你就理解了鲁迅先生为什么会以彻底的决绝来反抗一切传统文化,那是“爱之深责之切”啊!先生的身上既有对自己的孤独、寂寞、绝望、反抗、悲剧等心理状态充分自觉,但却依旧表现出一种自觉承担历史责任的自我要求,这就是先生所说的“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先生自己不也说过:也许铁屋子里的人,让他们在昏谁中死去要好过清醒地死去。但是先生又何尝不希望当大家都清醒之后合力打破这铁屋?
先哲的脚步已然远去,风中依稀还残存着先生的长叹,写到这里,不禁感慨万千,思绪良多,不说也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