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的李主任没上台。
他坐在主任办公室里,把门反锁,自己偷偷看着手术直播。
李主任对郑仁没有恶感,当然也没什么特殊的好感。
在他看来,这位被介入科孔主任挖来的诺奖候选人的所作所为,更多的只是一个噱头。
是年轻人为了急于上位,搞出来的各种小把戏。
手术直播?
扯淡!有本事直播一台手术,有本事你直播一个月?!呃,好像直播不至一个月了。
那你直播1年试试!看你出不出事儿,那才叫见了鬼。
李主任还是对直播手术有意见,这种方式,根本不存在于一名“正统”的医生脑海里。
直播劈肝手术,一旦某个血管大出血……李主任琢磨着,汹涌澎湃的鲜血涌出,吸引器根本没有用,只能凭借经验用手指堵住出血点,再一点点的结扎。
真要是这样,直播就砸了。
李主任不希望患者有事儿,也不希望手术有事儿,他的心情很忐忑。
因为怕出事儿,临时让自己上台帮忙救火,而整个过程被直播出去。
所以他根本没上去,窝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手术直播。
手术开始,手法很利索,李主任看的心旷神怡。
不过这不值得称赞。
要是连开腹、解剖结构都搞不明白,做的磕磕绊绊的,怎么敢做手术直播!
做人么,心里没点逼数那还得了?
游离肝脏,肝右叶暴露在视野里。李主任换了一个姿势,距离平板更近一些。
手术的重点到了!
和想象中不同,肝脏被膜切开,留牵引线,随后只在切开肝实质后有一点出血,随即被术者止住了。
超声刀没有被玩出花来,术者的技法很朴实、简单,如果不是用的太熟练的话,从操作来判断,根本就是一个初学者。
但这只是初步的印象,只是水平不高的人会这么想。
超声刀刀头处的钳子不断分离,该啪啪啪的时候啪啪啪,不该的时候,就一路钝性游离。
遇到稍大的血管,术者也不会选择超声刀去止血、切断,而是用钛夹来完成操作。
术者很小心,很谨慎,李主任判断到。
难怪敢做手术直播,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是颠不破的真理。
当肿瘤组织出现在视野里的时候,李主任整个人的气息都变了。
他的水平要比杨教授更高,虽然老了,眼花手抖,手术不经常做。但是阅历还在,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类似的肝脏肿瘤!
边界很清晰,只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李主任的右手微微颤抖,好像他手里拿着超声刀,正在手术台上做着钝性分离以及止血操作。
但节奏不对,无论他怎么调整,都始终跟不上术者看起来并不快的手速。
李主任并不在意,自己年纪大了,手速慢,这是客观规律,没什么好说的。
他在意的是肝脏肿瘤。
边界清晰,-1cm进行钝性分离,阻断该阻断的血管,手术就结束了。
而不是平时手术中自己做的那样,小心谨慎的给患者保留更多的肝脏组织,还要尽可能的把肿瘤组织切除干净。
想一想自己这辈子做的手术,再对比眼前的手术直播,李主任觉得自己这一生做的手术都好亏。
多花了多少精力在上面?!
真是很无奈的一件事情。
术者在游离肿瘤组织的操作上,做出的选择也相对激进。没有距离肿瘤组织1cm,而是尽量的缩小范围,进行游离。
别看只有几个毫米的差距,但保留下来的肝脏组织,可是实实在在的。
术后患者的肝脏功能肯定会更好一点,这是细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游离,没有想象中的出血。
术者像是能预判一样,把每一个可能出现出血的点都提前一步找出来。要么用超声刀切断,要么用钛夹夹断。
李主任沉默的看着手术。
手术水平已经超乎自己的想象,是因为术者的水平高,更是因为这是一台介入栓塞术后的肝癌切除术。
给肝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已经被栓塞、堵死,分离肿瘤的过程几乎没有出血。
这和李主任之前的判断截然不同。
虽然李主任也承认介入栓塞手术有效果,但毕竟是外科出身,他从骨子里鄙视介入手术治疗肝癌。
除了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之外,他本能的抗拒、排斥介入科所做的一切。
然而,一次目的很明确的科研手术,竟然让自己看到了这么多好处?
李主任的眉头皱了起来。
十几分钟,如白驹过隙,肿瘤很快“完整”的切了下来。
这不是脂肪瘤,是和周围正常肝脏组织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肝癌!
怎么可能这么完整?
这时候出血少的事情,已经被李主任放到了一遍,不再考虑。
完整的切除肿瘤,意味着术后转移的可能性降低。尤其是肿瘤大的供养血管被栓塞,术后复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变小。
要是所有肝癌手术都能这么做……
李主任脑海里猛然出现一个想法。
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不对!怎么能这么想的?!
开玩笑!
要是这样的话,肝胆外科,肝癌切除的这一大块手术,岂不是要被介入科抢走了?
最起码也要术前被介入科过一手。
上下游科室的位置被一股无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