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约定,薛礼部需要再西行十里,之后回头进行反击作战。
李家庄所产的地雷很重、也很粗糙,因为这是最先制造的那批存货。
为了保证毁伤力,只能装更多的火药,然后在外层装上铁蒺藜,以扩大对人员的毁伤度。
李沐在这条道上埋设的地雷并不多。
也就九百颗,这是李沐经过简单计算后所得到的数字。
选在此处设伏,路边有丘陵是两个原因之一。
另外的原因在于此处够空旷,一丈半宽的路面,横向埋设三颗,然后顺着道路,每隔六步埋设一排,如此保证只要进了地雷阵的就都得躺下。
地雷阵的距离长达四里地,可四里地也无法歼灭所有骑兵啊。
八千骑兵,如果按八列排,足以排二十里,也就是说,这追击的骑兵前锋到达了设伏处,可尾部才出牟支城十里地。
所以,李沐所率五千人埋伏的位置并不在地雷阵路边两旁。
而是在离牟支城二十里处和四十里处的道路两旁。
四十里处的伏兵不多,就一千人。这是为了给薛礼部赢得回身发起反击的时间。
二十里处有四千人。
李沐的用意,是将八千骑兵从中截断,由薛礼部歼灭前半截,而自己率四千人击垮后半截。
听起来这想法象是天方夜谭、不切实际。
可事实正如李沐所预料的。
当地雷阵引爆炸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四下激射的铁蒺藜,处于地雷阵中的骑兵已经根本不用去管了。
而后续凭着纵马飞奔的骑兵凭着惯性一头扎进烟雾的骑兵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用管了。
侥幸勒住缰绳没有把进去的骑兵,还没来得及庆幸,就被后面冲上来的骑兵直接撞下马来,死于乱蹄之下。
无数的马匹拉在一起后,好嘛,终于稳定下来了。
这时,无数个看不清的黑色物体从道路两侧倾泄而出。
延绵不息的爆炸声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渴望自己快点死去。
而前方冲出地雷阵十里地的骑兵,听到身后剧烈的爆炸声传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勒住缰绳,调转头来回望。
此时从道路两旁扔出的天雷,在他们的身边爆炸,混乱的局面如出一辙。
踩踏、撞击引发的咒骂和哀号,将领们甚至找不到传令兵,徒劳地吼叫声被爆炸声掩盖。
而此时,薛礼部四千余人,迅速转头,对战场中已经失去了速度的骑兵,进行了彻底地清扫。
战斗只持续了半个时辰。
神机卫将士做得最多的是扬刀劈砍动作。
至于砍到了对方什么地方,就顾不得了。
因为夜幕太黑,仅仅凭借着爆炸产生的火光根本无法看清敌人。
只能朝着比人高的黑影下手招呼。
许多骑兵不是被炸死和砍死的,是死于混乱中的踩踏。
半个时辰之后,薛礼部肃清了残敌,反身支援李沐时。
李沐正与从牟支城赶来的百济军、倭军步兵厮杀在一起。
李沐原本是打算解决完骑兵之后,再与薛礼部会合,然后一同反身杀回牟支城,解决敌人的步兵。
可让李沐没有预料到的是,敌人的步兵竟是与骑兵同时出发的。
当李沐顺利解决完骑兵之时,西来的敌人步兵就到了,双方都来不及下命令,战斗就如此仓促地爆发了。
没有组织、没有命令、没有阵形,没有策略。
近三万人就在这么一个黑骨隆咚的狭长区域内打成一团。
有被砍中的痛呼,被刺中的闷哼,更多是急促地喘息。
开始时双方士兵手中还是有火把的,可打着打着,随着士兵的伤亡,火把一个接一个地灭了。
到后来,战场中就越来越暗。
此时,如果有人举着火把,那所有的刀都会砍向这人。
这逼得手中有火把的士兵赶紧扔掉火把。
于是,整个战场黑暗一片。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肉搏,血腥而残酷。
没有天雷,因为对付骑兵时已经用完了。
没有地雷,根本用不上。
两军交错,刀刀见肉。
黑夜中,谁也看不见谁,唯一的目标,就是前面模糊的黑影。
不过,神机卫士兵还是占了点便宜的,因为他们装备的是钢甲,而百济军和倭军士兵装备的是皮甲。
另外神机卫士兵长期以来吃得好,绿菜肉食从未间断,因此很少有得夜盲症的。
黑暗归黑暗,还是能见到些东西的。
可百济军和倭军士兵大部分在黑夜就看不见东西。
所以,他们的刀不是从上往下砍的,是用来顺着腰间横向左右抡的。
许多敌人都是死于他们自己人之手。
神机卫士兵往往是第一刀轻砍,如果发出“当”的一声,就说明是自己人,然后换一个继续砍。
这是因为,神机卫士兵身上穿着轻钢甲。
可如果真一刀砍在手臂处,那也只能自认倒霉了,因为下一刀就会狠狠砍下。
如果没有声音,那下一刀就是使尽全力的。
有时候,经验就是这么学到的。
都说战场是士兵最好的训练场,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是一场混战,混得一塌糊涂的混战。
如果让李沐再选择一次,他肯定不会选择这次伏击。
就算要选,那也得将设伏地点再远二十里。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不是?
这个时候,拼得不是装备,更不是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