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无意间想起,看了这么多小说,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没有什么衡量标准?如果要别人向我推荐小说,该告诉对方什么条件?想了想,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首先是自己的喜好都一直在变。小时候,对我来说,几乎什么书都有莫大的吸引力,记得我第一本看的是成人版西游记,有许多字还不认识,从早到晚,整整一天都没能看完。当时已看过电视,不过读了小说,还是有种完全不同的雀跃,只觉得世上最好玩的东西,莫过于此了,每天做完作业,便安安静静坐到一边,捧起西游记,读了一遍又一遍。与之类似,第一次读到武侠小说时,我也完全迷了进去,记得那是本旧派武侠,作者书名都记不清了,只还依稀记着些情节,与十二金钱镖有些类似。
那时候,几乎没什么分辨能力,只要是武侠小说,都读得有滋有味的,对我来说,作者是金庸还是古龙,是全庸还是古尤,并没有太大区别。直到进了中学,我才渐渐有了自己的喜好,金庸的,每部都是我的最爱,而卧龙生,陈青云,柳残阳等人,被我归为二流,至于其它名气更小的作者,则渐渐失去了兴趣。除了金庸,第二个被我当宝的是梁羽生,在我心中,一度把他和金庸并列。古龙和温瑞安也曾喜欢过一阵,不过并不长久,程度也稍微欠缺了些。
接下来是一段书荒期。当时苏州市内大大小小的书店,无论是正规的新华书店,还是小小的租书书屋,甚或是夜市地摊,可以说,很少有我不知道的了,有一阵甚至跑到废品收购站去找书,但找来找去,各处的书还是大同小异,毕竟金庸一共也就那十多部作品,古龙的虽然多些,也总有看完的一天,于是,那段时间,只是反复地复习旧书,不过古龙的小说看个三五遍也就烦了,其他作家的往往第二遍都不想读,金庸的看的遍数最多,书中部分章节,或者各部小说的回目名称,典故来源,还有书中出现的九阴真经经文,九阳神功,孤独九剑等,都能背诵,再看,也已经没多大意思了。于是,武侠小说被我丢了一阵,转而欣赏国外名著,或者一些文言小说。
大概在高中后期,有天一个同学对我说,现在金庸古龙已经过时了,流行的是李凉黄易。我并不当回事,不过还是租了几本他们的作品回家。李凉的,看了几本,怎么也没看出趣味来,黄易的寻秦记却令我眼前一亮,看得大呼过瘾。不过,看过寻秦记后,我并没有找黄易其它作品看,一来高考在即,二来读惯了武侠,突然转向所谓的玄幻,很不适应,比如寻秦记中,主角到了古代,语言上竟没有太大障碍,就让我很是不满。
记得当时到外地上大学,报到时,我是带着一套四本的金庸全集去的,这基本代表了我从小学到高中对好书的见解。在我看来,真正的一流好书也就那几部,其它的,最多二流吧。
从实体武侠到网络玄幻的转变,是在我大一寒假时。当时学了些电脑知识,在地摊买了张关于程序设计的盗版光盘,回家一看,有关程序设计的半点没有,却是一半的小说,一半的sè_qíng_tú_piàn。后者就不说了,小说中,金庸古龙等熟悉的作家作品都在,另外就是黄易的了。无聊时勉为其难地看了点大唐双龙传,没想到一下子陷了进去,一口气读完,却发现书还没结束,我那时还不懂出版商分期出版的伎俩,总以为既然出了书,总该是个全本,于是,又傻乎乎地去买了一堆小说光盘,确实内容也多了些,但似乎离结局还是甚远。无奈下读起黄易的其它作品,很快就不再无奈,星际浪子,大剑师传奇,覆雨翻云等全本作品,一部部都是那么引人入胜,那一阵,我几乎是抱着电脑睡觉了。
假期结束,回到学校,我第一件事就是向同学打听大唐双龙传的后文。答案很令我沮丧,不过却发现了学校附近一个租书店。那个店店面不算太大,书却相当齐全,尤其是大唐双龙传这样的,几乎是在出版的第一时间将盗版购回,比光盘收录的要快了不少。读完大唐,我又转向那书店其它小说,也着实发现了许多精品。印象较深的是周显的五湖战史,莫仁的星战英雄,罗森的风姿物语,飞凌的天庐风云,等等。
当时我对网络还不了解,有次,也找到了大唐双龙传,却只有一小部分,这给了我一个错误的印象,网络上的更新是最慢的。直到大三时,上网方便了,亭,发觉它的更新进度和书店的一样,这才留了个心。过了几天再去看,发现它竟然有了更新,而那时书店的书还没到货。
这下我可来劲了,三天两头往网吧跑,等待大唐新章节的到来,顺便也看了看小书亭的其它小说。不看尚可,一看之下,又一个新天地出现在我面前。记得当时第一个找到的是英雄志,因为到处都是求文贴子,我想,这么多人支持,总该有它的可取之处吧,下载了带回宿舍,读了两卷,突然间,对大唐双龙竟不那么期待了。
随后就开始了我的网络玄幻阅读生涯。从小书亭到后来的幻剑书盟,还有后发现的起点,旧雨楼等网站,从开始的从中挑选感兴趣的书名,直到后来的不分青红皂白把整个起点搬回家,除络玄幻,该被我一网打尽了吧。
这中间,还有个插曲。在大四时候,曾有段时间上网不便,又回到租书时代,而且那个书店新书不多,都是些传统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