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七世苦恼不堪的时候,三皇子秦政却是开口惊醒了秦七世。
“哦?皇儿,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快说给朕听听。”秦七世惊讶的说道。
听到三皇子秦政主动开口,众位大臣也纷纷停止了争执,他们想听听这位一向不怎么在朝议上说话的皇子是如何打算的,他们更想知道这位年纪最小的皇子,是不是以后真的能登上大宝之位。
“父皇,儿臣觉得这次东南四郡的暴乱也是由于当地的官员倒行逆施而造成的,那些当地的百姓大部分也是无辜的,他们只是想活下去。父皇,如果您真的要将他们全部斩,那势必会引起天下动荡,更会动摇我汉唐根基;如果按照蔡大人的言论,那恐怕更会引更大的灾难;儿臣想来想去,举得有一个办法或许可行。”秦政说道。
秦政平时在大殿之上对众位大臣很是尊敬,也很少做得罪人的事情,更在一些大事方面毫不糊涂,因此甚得中立大臣的喜欢。见到秦政如此说话,这些大臣也纷纷附和。
秦七世却是没有管那些大臣的言语,径直问道:“皇儿,快将办法说给朕听听。”
“父皇,其实处置这些暴民无非就是不能让他们聚集在一起,也不能让他们有过多的精力花在其他歪门邪道上。不过,父皇,我们是不是反过来想想,只要民众他们的基本要求得到保障,只要他们辛苦劳作就能收获,那这一切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呢?其实这次东南四郡暴乱的根源在哪里,父皇应该很清楚。”秦政胸有成竹的说道。
“不错,三皇子殿下说得果然一点也没错,臣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臣并不觉得东南四郡能提供这样的条件,就算陛下花大力气整顿,那也做不到那些条件。”何中兴接着说道。
“哦?何爱卿,为何有如此一说?”秦七世好奇的问道。
“陛下,东南四郡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而且东南四郡的良田经过百年的深耕,土壤很是肥沃,而且东南四郡多的是世家大族,大商贩也如过江之鲫,数不甚数。陛下,您觉得让这些人将自己手中的良田拿出来,他们会愿意吗?”何中兴笑着反问道。
“哦,原来是这样,何爱卿言之有理。虽然古人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过这些世家大族自然是有地契等证据在手中,朕倒是不能坏了律法。既然东南四郡不适合这样做,那么皇儿,你如此讲莫非已经有了好地方?”秦七世反问道。
“父皇,儿臣倒是觉得有个地方比较符合这些条件。”秦政道。
“哦?皇儿所指何处?”秦七世想来想去,也没用寻找到合适的地方用来安排这些人。
“父皇,难道您忘记了刚刚册封的巴郡临时郡守吗?据儿臣所知,巴郡连年饱受哈萨族入侵之苦,普通民众十不存一,而且汉中三郡向来也是产粮大户,只不过一直没有人去好好的耕种,很多肥沃的良田都荒废了。这次如果能将这一百多万的帝国百姓移居到巴郡,一方面解除了帝国隐患,二来也可以促进巴郡展,如此一来,何乐而不为呢?再说,父皇,如果您担心这些暴民还会兴风作浪,那其实也不会危及到帝国根本,毕竟从汉中三郡想要到帝国腹地,唯一的通道是在父皇的手中,那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儿臣一直担心哈萨族的报复,这下好了,一下给巴郡增添如此人口,想必岳云还要感谢父皇隆恩浩荡呢。”秦政不急不慢的说出如此一番话。
“陛下,三皇子殿下的计策果然妙不可言,一方面可以用这些暴民来预防哈萨族的入侵,既然他们都搬到巴郡定居,那巴郡自然是他们的家乡,每个人都不想丢掉自己的财产,那势必就会和哈萨族死战到底,这样一来,哈萨族如果猝不及防之下,肯定会吃大亏,就算哈萨族有所防备,想要攻占巴郡,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就这样一来,就让他们狗咬狗去;二来,这些暴民离开东南四郡,有利于帝国稳定,只要没有这些家伙在里面捣鬼,只要陛下派出能臣,想必东南四郡恢复往日荣光也指日可待;三,这些暴民在汉中三郡会掀起什么风浪,那跟帝国也无什关系,就让他们内斗去吧,这样一来,这些蛮子就不会整体想着深入帝国腹地了。”说话的是帝国财政大臣易趣。
“陛下,易大人所说的没错,一方面解决了帝国隐患;二来增强了帝国边疆的防御力度;三,帝国民众还会感谢陛下宅心仁厚;四来,东南四郡的世家大族也不会反对陛下直接干预这四郡的赋税,更加不会反对帝国正规军进入这东南四郡保护他们的财产;五,这些暴民一旦窜入汉中三郡,势必会影响哪里的格局,陛下正好坐山观虎斗,待到他们二败俱伤后,我们一鼓作气,重新掌握汉中三郡;六,这些暴民一旦到了巴郡定居,只要他们不思考怎么反叛帝国,想必帝国巴郡郡守岳云也会很高兴,更会想办法让他们安心的定居在那里,到时候帝国腹地和汉中三郡的商品流通将更加频繁,也会为帝国创造更多的税收。”何中兴眯着眼睛,抚摸着下巴那几根稀稀朗朗的胡须道。
“陛下,三皇子殿下、易大人和何大人所言正确,臣以为,哈萨族近些年如此嚣张,是因为巴郡民众十不存一,青壮年更是少得可怜,所以根本没有力量去对抗哈萨族,臣觉得,借此机会,我们不妨将有关此次暴乱的暴民举家迁往巴郡,只要有一点嫌疑的,都送去巴郡,这样的斩草除根不过分吧?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