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愕,而后李白、杜甫和封常清却若有所得,以恭听的神态看着我。看来,李白、杜甫和封常清的才略是堪当一面的!很有发展空间。我沉声续说道:“首先,重骑兵拙笨沉重,使得战术简单、行动迟缓,并且不能持久作战,已经不再宜于穿插、迂回出奇制胜,不再具有骑兵特有的机动性;其次,而今的兵器更为犀利,使重骑兵具装的防护力相对下降。比如,我大唐的陌刀,两面有刃,全长一丈,重15斤,砍杀效能相当地高。而突厥人使用的长矛,其棱上有一个专门用以刺穿铠甲的窄翼,更容易洞穿铠甲。此外还有刃部加宽、柄却减短的长柯斧和凤头斧,攻击力愈加凌利的强弓劲弩等等兵器,使得重骑兵除了能应对装备简陋的步兵外,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发挥效用;最后一条,铸建起来非常麻烦,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财力。如此来看,一个缺少机动性、没有持久作战能力、笨重而又不能有效防护的骑兵营,其必要性已经很小,根本不值得我们耗财费心地组建!”
还有一个实例我没有讲出来,也无法对他们说,元朝的二十万蒙古大军,为什么能纵横东欧而无敌呢?论身体素质,东欧士兵更胜一筹,论武器装备东欧士兵的装备花费更高。而东欧之所以不得不臣服于蒙古,就在于他们重视并大量运用重骑兵作战!蒙古兵依仗灵活机动的优势,使不能持久作战的东欧重骑兵疲于奔命,马尽其力,不堪负载。如此,蒙古士兵就可以轻易地使其落马,这样,即便东欧士兵的重骑具装难以穿透,因其沉重难行,蒙古士兵无须挥刀动枪,纵马硬踏,把东欧士兵踩也踩死了。
经过我的论述,大家彻底地明白过来。做为大行家,封常清、朱信东、王林禁不住内心的钦服,双目蕴含着敬慕,狂热地看着我,封常清叹道:“微臣是最先追随殿下的,每每自认为已经了解殿下的时候,殿下却给臣以更大的震撼:以往微臣认为殿下的文才堪称天纵,却不料殿下对兵事的运用、看法更是深刻精奇,武略足傲当世,微臣万分仰服。”朱信东、王林同声说道:“臣等久在万骑,耳听目见皆是骑兵要略,却从未接触如此精僻新颖的看法,得以追随殿下,实是臣等之幸!”
我微微一笑,谦和地说:“诸位高看本王了,其实无它,只要追根溯源,剖其原委,明其真理,就可以得出正确的论断。‘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高祖皇帝的这四句话,诉尽骑兵特有的灵活机动性,而一旦脱离这个范畴,基本上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已算是另一个兵种了。”我愈是谦逊,众人却愈是敬服。
“殿下一行鞍马劳顿,又为军政耗费心力,未曾一歇,不若诸位各司其职,暂且退下,明日再领训教!”封常清看看天已渐渐垂幕,想及我一路的奔波,赶忙说道。
虽然奔波一路,我却一丝乏疲都没有,这不仅是因为我身具逍遥神通,更主要的是我鹏翅将展,羽翼初成,心中特别激奋。我摆手道:“无妨!本王不累,诸位还有什么疑问尽可提出来!”
此时,杜甫上前躬身言道:“殿下身系天下万民福祸,请殿下尊贵自己的身体,如此则万民幸甚,臣等幸甚!臣等告退!”我无法回驳大家的关爱,只有无奈地看着众人随声相和而退。
众人退后,客厅一片沉静,我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再细细谋划一番。正思量间,皎玉公主已俏然走到我的身前。我发现,她的脉脉美目中带着一丝倦意,是啊,长时间的奔劳,怎能不累乏,我心中闪过一丝疼惜,谦声说:“对不起,皎玉!我只顾忙于公务,却把你冷落了,你一定很累了吧,到我的内室去歇会吧。”
皎玉玉面一片嫣红,她柔媚地白了我一眼,娇媚地啐道:“棠哥真不是好人。”那羞中含媚、嗔中带情的动人风情,挑动了我的心弦,撩起我一腔的激情,恨不能把她抱在怀中让我恣意怜爱,我目光灼灼地盯着她,皎玉公主见我火辣辣的目光紧盯着她,心中微感害怕,连忙娇中带怯地问:“棠哥,你怎么了,没事吧!”
我猛地清醒过来,同时也省悟到话中的病语,暗吁了一口气,转念间,我也没有分辨,只是别有用意地说道:“没什么,皎玉!我刚刚做了兵力布署的调整,具体的方略要在明后两天实施。噢,对了,这样的话,我明天就不能动身到姚州了,嗯,那么,我干脆处理完姚州事务后,再做兵力布署的调整!”我料定张虔陀会在一二天内做出‘壮举’,于是,我把滞留时间说成两天,相信皎玉会劝我留下的。
皎玉哪能料到姚州事务的底细,螓首微歪,美目含情地注视着我,娇声道:“皎玉非是无心之人,棠哥的深情厚意,岂能无觉?棠哥往返姚州,奔波劳苦,一直未得歇息,且又需忙筹军政要务,为南诏事务又如此关切的操心费力,皎玉岂忍你如此辛劳累疲?况且,姚州吏治败坏已久,又怎会再急于这两天!”语蕴真情,词含切切,让我心中稍起愧疚,我却又不得不虚伪地说:“南诏臣民久受张虔陀压榨欺凌,如处水火,仰期解救,我身为剑南节度使,当以民为先,岂可因私废公!”
皎玉闻言,既感欣慰,又觉无措,竟有些疼惜的感觉:“棠哥,要以身体为重啊!南诏臣民的希望、大唐西南的安宁系于你一身,千万不要过于操劳,伤了自己的身子,姚州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