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林自从右腿受伤以后,就一直在家里躺着养伤,晚上从老宅搬来西庄的时候,也是由两个儿子抬着过来的。
今天分完家他的心情就一直没好过,他实在是想不通爹娘为何做的如此过分。难道就因为二弟是当年那个和尚所说的有福之人?
当年他娘怀着二弟的时候正遇上大灾,庄里的人大都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她娘大着肚子上山采摘野菜饱肚,碰到了过路的和尚给她算了一卦,卦上说他娘肚里的娃是个有福之人。本来也就听听,只当是为了化缘乞食,可就是这么巧!当晚回去他娘提前发作在次日生下了二弟,当天又收到县衙发放救济粮的消息,连闹灾的天也下起了久违的雨。自此,爹娘就一直偏疼二弟,然后是二弟的一家子。
这样的偏疼他习惯了,连着家里的孩子也跟着习惯了。
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对老宅存有希望的。爹娘偏心二房,以后分家的家产多半是要给二弟,这一点他从不怀疑。他也没想多要,分少点也没关系,反正家里的孩子大了,都不犯懒,吃点苦多干活总能养活自己。再说,他是家里的老大,依着规矩爹娘以后是要跟他们大房过的,也不至于分的太过。
正因为如此,他并不担心分家之事,反而抱着希望,所以前些年家里媳妇因为孩子念书的事闹过两次,他没拦着。
可养伤的这些日子,二房闹着分家他一直没同意。一方面是二房打着不愿担着看腿治伤的外债,也不愿承担家里孩子的嫁娶之事。另一方面则是他的腿伤,做不了活还得费药钱,若这个时候分家,家里怕是更难熬。
所以这段日子家里的媳妇和孩子一天到晚的被叫着早起干活,连肚子都填不饱,他都死咬牙硬撑。
为什么说吃不饱?那是因为自他不同意分家后,他们大房的伙食就单独分开过了。吃食什么的都是他娘按数给,他没干活,分得就少,家里的孩子便把本就不多的饭菜分给他。
本来日子就这么接着过了,他也不求太多,只希望能撑到自家玉珍嫁人,那个时候他的腿也好了,心里也有些底气。
可今天县里的劳役之事,他们家要给大笔的银子充数,二房便再也压不下去了。他娘在他屋里大哭大闹,说什么“树大分枝,人大分家”,以孝道之名逼着他分家,连他爹也苦口婆心的劝说。
与其说劝,不如说是威逼。因为老宅拿他家玉珍的亲事相逼。若他不同意,便要以不孝之名闹到未来的姑爷周家那边去。
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这次分家是无法阻止了,于是点头应下。
可他没想到,分家的结果竟出乎他的预料!连着他心里仅存那么点奢望都被毁的一干二净。
爹娘竟然冒大韪要跟二房过,当他是死人吗?只有家中继承家业的长子不在了,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他还活着呢,难道不知道这么做外面的人会怎么说!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大房不孝呢!
还有,这能算分家吗?就差净身出户了。房没一间,地是去年新开的,只有分的五两银子和那点东西,他们一家五口以后怎么过日子?
说什么公中没有银子,他是一个字也不信的。
这么多年,他们大房上交的银子全交公了,虽然挣的不多,可积年累月的存着,除去花销怎么都有几十两。还有家里八亩上好的水田,十亩中田,就是十亩的旱地一分都没给他,就只分了几亩荒地。
说什么分的!分得的荒地本来就是他们大房的,那都是他和两个儿子早晚赶工一锄一锄的开的,他爹和二房根本就不曾上过手!
还有家里的外债、孩子的嫁娶,如他所想,老宅都不理。可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应下了。
玉珍那个孩子一直跪着求他,他怎么可能看着不管?这是孩子的终身大事,耽误不得!
越想他心里就难受,心里更是堵的发紧。
“爹,你把这粥喝了,等下我再给你换药。”张文清端着碗进来。
“爹不饿,端回去你们一起喝了吧。”他心里憋得慌,实在是吃不下。
“爹,我们都吃好了,这是给你的。娘说这些日子你一直都没睡好,这可不行,医馆的大夫可是说了,你得吃好睡好,不然这腿可不容易好。”张文清见他爹这些日子瘦了好多,不由担心道。
“唉!现在家里这样子,我担心啊!这房子要修,我这腿还要花钱养,家里的粮食也不够,咱们家怎么过啊!”现在天又冷,离明年收粮还有好几个月呢!
实在是急啊!他倒是无所谓,可家里的几个孩子怎么办?
“当家的,你别多想了,这日子再难咱也得过。你说的我心里都明白,可又能怎么样?明天我让文清屋子先简单的收拾一下,今晚我们先凑合住一晚。”方氏进来强忍泪意劝道。
他们现在住的宅子是几年前过世的栓子爷的,栓子爷无儿无女,这宅子一直就荒着,搬过来的时候根本无从下脚,今晚只简单收拾了一下。
想了想,犹豫道:“当家的,明天我回娘家看看吧。”
“孩子他娘,你别去,没用的!”张家林听了立马拒绝。
一旁的张文清见她娘并没有放弃的打算,也站出来劝道:“娘,你听爹的,别去那边。”然后低头小声道:“其实前些日子二叔闹分家的时候,我就瞒着你和爹给那边送了信,见没人过来,我又上门去请,却被打出来了。”要不是他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