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少爷!”虽然好奇,但约翰还是回答道:“我们一般都是在初秋前用犁翻地,富人家用牛拉犁,一般家庭借牛或者用人拉,借牛要付租金。浇水后,撒下种子,第二年春天之后除草几次。”
“怎么施肥?”
“有牲畜的会在翻地前浇上粪便,没有牲畜的就不施肥。”
“怎么浇水呢?”
“少爷,再往前走不远有一条小河,水都是从那里挑来的。”约翰向远处指着说道。
“你是说挑?离河远的地方怎么办?”
“远的用车拉,再远的地没有人种的,少爷!”
“我靠,真是原始啊!”马苏惊讶的中国话都出来了。
“你说什么,少爷?”
“嗯,没什么。”马苏知道问题出在哪了,眼前这片麦田没有纵横交错的田埂和水渠,感觉就像人少了骨架和血管,看来问题就出在这里。
“我们回去吧,阿龙西,这也没什么好看的。唉,你怎么下去了,见鬼!”
马苏跳下马背,一旁的约翰也赶忙跳下马把里昂抱下来。马苏走进麦田观察一会儿,也看不出什么,除了杂乱、土地干裂,和后世没什么区别。他无意间随手抓一把麦杆,用力一拔,很轻松就连根拔起。马苏心中一动,虽然天旱使土地干枯,但自己记忆里,这样连根拔起也需要些力气,麦子的根须非常多,抓地力很强。(当时用镰刀收麦子,只割麦穗。)
马苏看着手里麦杆,和后世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就是麦杆的根须少而短,长不到5厘米,须也不密集。是不是断里面了?蹲下来,马苏用手往下刨起来。
“少爷,这粗重的活计交给我来做吧。”约翰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
“不用。”
往下挖了一会,马苏发现断在里面的根并不多,换个地方试试还是这样,马苏心想:“难道是品种不同?”马苏不死心,又挖的几处,感觉麦子扎根不深,离地不深的地方有一层很硬的土层。这让马苏想到小时候爷爷犁地时曾说过:田地每三年要深犁一次,不然潜犁的犁痕会形成硬土,影响小麦生长,甚至不能发芽。
看来问题出在犁上,马苏心里有数了,然后笑着对里昂道:“我们去小河看看。”
“快走,我现在就想跳进去洗洗,”里昂来了精神。
“走这条路,少爷。”
又是大约十几分钟,路上看到不少推着车的平民,车上放着几个大木桶,看来是去河里取水的。马苏他们赶马向前,不一会就看到一条二十米宽的小河。一座简单的横桥连接两岸,河水水位很低,可以看到露出的河滩。取水的人们很多,他们吃力的提着木桶往岸上走,然后倒进车上的大水桶,再折返回去。
里昂高呼一声,便跑向取水的下游,光着屁股就跳了进去。然后对着马苏喊道:“阿龙西,这太痛快了,下来!”
马苏也tuō_guāng屁股跳了进去,引起不少取水洗衣人善意的笑声。
“约翰,这河水怎么这么少?”马苏对站在岸边的约翰问道。
“这两年雨水太少,以前雨水充沛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
“这河两边的田地都是谁家的?”
“靠近河流的田地属于族长和贵族。”
“果然!”马苏心中暗道。
马苏不再说话,仔细的打量着这条河和河岸思考着。
河面到岸上的落差在三米多,这么高的落差,再加上斜坡的距离,一般的办法很难把水引到岸上。但这难不倒自己,马苏所知道的筒车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可以从河里到岸边打上高低不同的桩子,与河岸连成平面,安放简单的水槽,这样就解决了落差问题。唯一的难的就是筒车的制作,不知道现在的工匠水平怎么样,看来自己以后要客串一下木工了。
接下来的几天,练武的队伍在一天天的壮大,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马苏这样的勇士,而且乱世中自身的强大才是生存的根本。这些天,马苏几乎围着领地转了两遍,约翰搞不懂马苏的目的,不过他也不用懂,保护好少爷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不过少爷似乎对这条河怨念很深。
马苏的家族拥有自己的手工作坊,平时做些农用工具和生活必须品的。在作坊里泡了几天,马苏得出个结论:没有统一的度量单位,所有工具的制作全靠工匠的经验掌握,效率很低。不过通过改进,应该能够制作出筒车,几个关键部位的制作需要动动脑筋,比如齿轮。
每天晚上,马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方面是为了总结当天的心得。另一方面,他要安静的绘制图纸,为了这事他愁的不行,虽然炭笔很好制作,可没有纸!除了木板和布料,现在也找不到更好的载体。合适的木板也不好找,最后,马苏决定先在墙面和地板上画草稿,最后定稿时,再用炭笔绘制到所能找到的布料上。每次出门前,马苏都要叮嘱下人不要去打扫自己的房间,最后干脆找把锁锁上。如果画在地上的图纸被哪个勤劳的下人给扫掉,马苏就真的欲哭无泪了。
当然,在创作的过程中,他的脑中总会灵光闪现,出现一些好点子。这些想法包括很多方面,有赚钱的、有一些小工具的、还有练兵的想法等等。总之,马苏都会把这些想法用汉语写在墙上,还洋洋得意的说:“有本事来破译!”
就这样,半个月时间转瞬而逝。
这天下午,马苏手里拿着两块布。其中一块被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