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龙组的关系,我不能上原来考入的学校是不能去的,一方面联系不方便,另一方面在学校上也不好沟通,在京城的学校或多或少都能
有个方便。有时候任务来了就可以立即出发,不用等到请假安排什么的,这些琐事都有校方给安排好的。最后选定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
清华大学(英语:ty,简称:清华、thu),旧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4月26日,是一所
位于北京市hd区清华园的公立高等院校。最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游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
1925年始设大学部。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文、法、理、农、航天等院系外迁,吸纳外校工科,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在土木、水利、计算
机、核能等领域贡献卓越,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后,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是985工程、211工程高等院校
。
校徽
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是英文校名;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词组,它们出自《易》乾
坤两卦的大象辞,这两句话最先是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先生到清华演讲时勉励清华学子时提出的,而校徽的原型来自清华兵操营的军旗,其后
又经历多次更改(详见扩展阅读中的清华校徽链接内容)。该校徽于2003年12月学校以“清华老校徽图案”申请注册教育服务类商标,并于
2006年4月获批。
校歌
1923年前后,清华大学公开征集校歌,最终采用了汪鸾翔词,并由何林一夫人张慧珍(也做张慧真)女士谱曲。三段歌词
,气势宏伟,涵义深刻。于1924年03月18日全体练习试唱,03月20日在大礼堂正式合唱,刊载于1924年03月27日《清华周刊》。为帮助学生理
解,汪鸾翔于1925年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将校歌逐段作了解析。
校庆
清华大学始于1911年04月26日由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但是,这一准确日期还是存在争议的,另外为尽量不影响教学秩序,于是学校
定为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清华校庆日。
清华大学公认的校庆日为四月最后一个星期日,追溯到1911年清华学堂建立。
校花
清华以紫荆和丁香为自己的校花,校旗亦为紫白两色组成,以紫色为主。紫色由红、蓝两色混合而成,红色是火焰,是中国的国色,蓝色是海
水,是西土的象征,红蓝相融亦蕴含着中西文化的会通,亦是清华的历史与文化的特征。
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清华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校训
以儒家经典《周易》“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
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同时期产生的校徽中也已有此八字。
清华精神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
在纪念90周年校庆期间,全校开展了整整一年的“清华精神”大讨日晷——行胜于言[85]论,一般认为清华精神包括“爱国奉献”、“严谨求
实”、“勇于求新”、“追求卓越”、“团队精神”、“世界眼光”等方面。清华校长顾秉林在2003年任职致词中正式提到清华精神为“爱国
奉献、追求卓越”。
校风
行胜于言
该四字来源于1920级毕业纪念物——位于大礼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上的铭言。
学风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办学特色
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
了解校园文化,和婉如一起走在校园的绿荫路上,校园的环境真的不错,充满着浩然正气,书香氛围尤其浓郁。看着周围年轻的学子们,我
们的心也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变的年轻,变得随意,变得张扬,再加上岁月的沉淀让我们多了一些不同的气质。
婉如的沉静之美,我的邪魅。
婉如和我都是历史系的,选择这个专业好处就是课程少,只要最后有个好的论文就可以。校长室很容易就找到了。
“请进。”一个老人的声音。
“您好,我叫陆威,她叫郑婉如,我们是来报名的。”我看着办公桌后面的老人说。
“哦,欢迎你们到清华来,昨天我就接到通知了,不知道你们选择哪个专业?”校长问道
“我们选择历史方面的专业,尽量少影响一些学校的其他学生,毕竟经常请假。”我和校长说
“我接到通知也是这么说的,专业不重要,只是一个名字而已。这样我一会就把通知发下去,你们到时候就可以拿着通知单来报道了,这样
别人也不会知道的。”校长安排道。
“谢谢您的帮助,要不我们会麻烦。”我感谢道。看来这校长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只是不知道这类人多不多,估计不会太多,要不清华
这个牌子就完了,大家都像我们这样走后门,还不好好学习,仅仅是为了一个身份。
“不麻烦,你们的更加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