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也好,张居正也好,他们都以为秦泰不清楚现在的局面,其实秦泰以旁观者的态度已经洞悉了京城的局面变化。
相比上次秦泰来京城的时候,现在的局面已经有了微妙而又其妙的变化。
首先李太后主动交权,几乎把后宫和皇家的主动权全部放手给了小皇帝。
也就是说除非遇上了非常重大的军国大事,李太后是不会轻易插手了。
这是一种放手更是一种妥协,代表李太后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儿子小皇帝了。
为了不引起亲生儿子小皇帝对李太后的仇怨,李太后选择了放任儿子。
一来是因为小皇帝真的长大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事事必须经过李太后的准许才可以做了。
第二更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生活,现在放权小皇帝还会对这个母亲好,要是真的惹怒了小皇帝的话,将来李太后的好日子就没有了。
第三是因为李太后娘家兄弟的提醒。李太后娘家是贫民出身,因为李太后才会成为皇亲国戚。
如今李家有了身后的家族底蕴,他们也担心小皇帝和李太后闹僵。小皇帝迟早会亲政,一旦李太后和小皇帝关系闹僵的话,将来李家就完了。
作为小皇帝的舅舅,小侯爷劝说姐姐早点缓和母子之间的关系。听了弟弟的话,李太后才主动缓和母子之间关系。
第四是因为李太后真的管不动了。李太后的身体别人不知道,秦泰夫妻确实很清楚的。
展小小曾经给李太后把过脉,知道李太后的真正病情。当年李太后以一般宫女的身份被选入宫后来分到了裕王府。
当时还是裕王的隆庆皇帝正因为没有子嗣头疼,当时的陈妃后来的陈皇后一眼就看中了当时的李宫女如今的李太后。
李太后当时不但正青春而且长得有点丰满,正好应了屁股大好生养的老话。
当时裕王虽然有好几个老婆,但是都没有给王爷生下一男半女。李太后为了给王爷怀上孩子,可以说是用上了所有的办法。
无论是吃药、求神、问卜等等,甚至于不惜伤害身体服用一些秘药。展小小和秦泰会诊得知,李太后因为这个孩子至少损伤了自己近二十年的阳寿。
李太后两次生产、平时又要照顾王爷的饮食起居、在裕王没有被确定接班人之前没有调理好自己的身子、不到三十岁就守寡、在小皇帝年幼的时候坚持每天带着小皇帝上朝处理军国大事,彻底导致李太后的身体机能混乱和老龄化。
现在李太后是靠着药物和保养才能勉强维持着身体,一旦药物停止或者大病一场的话,李太后的身体就会马上虚弱下来。
李太后也深知自己有点力不从心了,所以也想好好休息一下,尽快恢复体质让自己多活几年。
从表面上看起来,张居正依然是说一不二的内阁首辅,还是依然的一言堂当家人。
但是秦泰仔细打听过一些变化,至少发现了三点变化。第一,张居正在民间和官场威信渐渐不如以前了。
几年前无论是学子还是官员,没有人敢于在公开场合说张居正的坏话。
第一是因为张居正是内阁首辅百官之首,更是因为张居正无论是威望还是品德,都让人无懈可击。
可是现在私下或者半公开场合下,经常能听见有人议论张居正,更有一些胆子大的官员或者学子说要声讨张居正。
本来哪一个大人物不被大家议论过?可是从大家对张居正的称呼上就知道了变化,当张居正刚成为大佬的时候,大家管张居正叫
“张先生”,这是一种尊称,更是代表大家把张居正当做一个前辈和师长。
后来张居正成为内阁大佬后,大家称呼张居正相公或者张相,此时大家已经把张居正当做一个政客来看待。
当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特别是成为小皇帝时代的老师兼内阁主持者的时候,大家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都称呼张居正
“张师”或者
“张公”。这种称呼已经到了顶峰。张居正已经被大家神话,甚至于有一些学子把张居正抬高到和至圣先师孔子一样的待遇。
可是这些年有人叫他
“张屠户”、
“张霸王”、
“张一言”、
“张不孝”等等。克莱大家从一味的崇拜张居正,开始找张居正的缺点甚至于开始反感张居正了。
第二,张居正开始迷恋权势,开始走上了和当初徐阶、高拱一样道路。
他本人虽然还有道德底线,至少不会丧心病狂,可是已经开始管不住手下。
一些亲人或者手下人已经开始利用张居正的地位和权势为非作歹。他们的行为不但影响到了张居正的正面形象,更加间接地影响到了张居正的行为。
张居正渐渐不注意自己的私德,开始听不进忠言。这样下去就算小皇帝或者其他人不针对张居正,张居正也会迟早被自己害死。
第三,张四维等人开始公开高调宴请同僚。冯保曾经夸口过,张居正在内阁说一不二,身为内阁次辅的张四维被张居正这个顶头上司压得说不出话来。
张四维成为了一个摆饰,除了每天在内阁做木头人外,一点实权也没有。
张居正也说过没有他的放话,张四维这个助手屁也不敢放一个。可是如今乖乖地张四维不在沉默,开始拉拢同僚了。
这个状况一点也不简单,要是没有人在背后鼓动的话,张四维打死也不敢这么做。
而能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