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贾府以后,小月儿一路上都在思考司马氏的问题。诚如贾诩最初所言,一刀砍了最是省事。可是司马氏篡位,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司马懿的野心,那是那些不学无术的yy文作者才会简单相信的事。小月儿看到的,却是他背后那一整个晋朝腐朽贵族阶层的政治利益诉求。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史,虽然一直处于一种因为农民与地主阶级天然的阶级矛盾而导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但是其中的割据史均是多个国家或军事集团连年混战或者一家诸侯独大统一天下。无论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还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以及五代十国等,都是属于前者,而后者的代表诸如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共和国太祖等,都是在一代人以内就统一了碎得惨不忍睹的华夏
也就是说,像是三国时期这样三分天下却又无法在一代人以内统一的时代,是独一无二的。这么说或许有些绝对,但是小月儿觉得,三国的形成,绝非什么偶然。
东吴、蜀汉在整个汉朝其实都是一些相当于蛮荒之地的“边远山区”,汉朝的人口大部还是集中在黄河流域,而一统整个北方的曹操,本来按理来说应该是可以秋风扫落叶一般荡平东吴与西蜀,随后完成在一代人内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循环的。
但是……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变故,虽然从演义上看起来好像很爽,刘备得卧龙凤雏,进驻巴蜀,与东吴联手,共抗曹魏。可那些写爽文与看爽文的人内心中是否曾想过,持续几十年的三国对抗,死的都是什么人?对于东汉末年的人口说法不一,有说五千万,也有说三千万,晋朝统一之后的人口也说法不一,有说700万,有说180万,但无论才信哪个数据,后来的修史作者们都统一采用了一个词——十室九空。
这是一场中华历史上什么样的浩劫?黄河流域因为缺乏汉族人口,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作为民族核心地域的地方竟然会出现人口不足,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后来的五胡乱华,这代表着汉人在人家眼里就是“两脚羊”,这代表着人家能直接把你妻儿当食物给吃掉!
而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呢?最后篡位者是谁?司马昭!为刘备推荐卧龙凤雏者是谁?司马徽!或许司马氏一开始没有看到最后那么远,可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家至少从很早就开始布局了!
刘备请司马徽出山时司马徽是怎么说的?野惯了!刘琮率荆州投曹操后呢?转眼司马徽就投了曹操!因为什么?因为司马徽看不上他刘备!因为司马徽早就看清了天下大势,得天下者,必曹魏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司马徽自己都投了曹操,为什么他看好的诸葛亮、庞统、徐庶,全都在他的指点下投了刘备?这就是这些世家惯用的伎俩了,一则是分散投资,就算自己看走了眼,到时候刘备作为一匹黑马杀出完成大一统,他司马氏有着这些在蜀国重要位置坐着的门生照顾,也能活得风生水起,而如果最终依然是曹魏完成大一统,则司马氏在曹魏之中获得足够的地位,才能有推翻曹氏掌权的资本。作为分散投资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三兄弟了。史学家将诸葛三兄弟成为“龙虎狗”,蜀汉得龙,诸葛亮,东吴得虎诸葛瑾,北魏得狗诸葛诞,三人功过能力如何皆暂且不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就是那些所谓世家的嘴脸了。虽然已这个时代的道德准绳来说,你真不能指责人家什么……
至于东吴?司马氏不是没下过本钱,最早庞统就是去投的东吴,只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拒了,你要非说是庞统丑那我也没办法,但以孙权那阴险的性子有这么肤浅么?我只能回答呵呵嗒……所以说,你们真当三国那么简单?诸葛亮庞统说收就收?徐庶为什么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计?曹操为什么不敢杀徐庶?郭嘉在世时为什么司马懿死活不愿出仕,从201年曹操开始征辟他伊始,就一直想方设法的拖,等到207年郭嘉一死,208年司马懿就出来了?曹操手下那么多可以说三国顶级谋士,结果赤壁一把火就把他八十万大军给烧得大败亏输,难道真就没一个人看出来?大败之后曹操为什么要哭郭嘉?这里边的道道深着呢。三国无虚士,能在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留下姓名者,必皆有过人之处,没有一个是真的好相与的。古人可并不比现代人笨,缺的只是见识而已,所以才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说法。
要知道,在曹操打败袁绍之后,一统北方的曹操可以说是占尽了整个大汉的精华部分,南方当时其实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统治,实际上就是类似于英国人的澳大利亚,属于流放之地,无论从人口、经济、名门望族规模与数量,以及名门望族子弟所带来的人才数量与质量,和北方都不是在同一个数量级上的,注意,是数!量!级!所以当时曹操南讨孙权的时候,吴国内部才会是一边倒的一片投降之声,因为正常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双方的实力相差实在是太过于悬殊了,这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等级的对手。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吴国只有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抵抗,但是考虑到国力的差距,就算负隅顽抗差不多十年以内就会被曹操给平定。后来的吴国被灭差不多也是这节奏。
但是司马徽代表的司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