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期所有人谈论的话题,都是两个朝廷之间即将合并的事情。那些有能力的人,总是想方设法打听谈判桌上的每一句话。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各处传播。
就在这些士人都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乞丐却在想着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他的衣服和面容都证明他就是一个乞丐,可是当别人随手将一个大钱扔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去拾,而是高傲的抬起自己的脑袋,冲那扔钱的人平静的说道:“我不是乞丐。”
旁人都不搭理他,在屋里一众士子的想法中,等到没人的时候,这个乞丐就会把钱捡起来的。
他们继续讨论自己从各种渠道打听来的关于邺城和长安的消息。期间,有一个人忽然说道:“听说闵侯在洛阳招一些能识文断字的人,而且不是招去做官,你们知道是做什么吗?”
旁边有人说道:“闵侯准备开设什么学堂,不过我看他是白费,谁不愿意把孩子送到那些有名望的门下?学堂没有名士坐镇,只能是没几天就关门。”
众人皆认为其言有理,忘记了这个话题,继续先前的国家大事。
外面的乞丐听了,勒了一下自己的裤腰带,辨认出洛阳的方向,大步走去。
七日之后,乞丐终于到了洛阳。
“你也认识字?”童老大很好奇的打量着自己面前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发出檄文之后,来的人并不多。
只有一些实在没有出路的寒门士子才到自己这里看看情况。而且一听没有官做,大多是转身离开。
所以到日前为止,童军只招到二十多个人。即便是那些混的实在不行的寒门士子,也比这位仁兄穿着要体面一些。
乞丐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面条,一边点点头。
童军不在多问,一直等那乞丐吃饱。
乞丐吃饱之后,方才站起身来:“我读过书,闵侯要小人做什么?”
童老大拿出一篇孔子的文章,让他读来。乞丐看了一下书名,然后将书放下,朗朗背诵。
童军等他背了一段,站起身来打断道:“我请先生教书。”
乞丐笑了:“不是我看不起闵侯,实在是我看不起自己。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我的门下?”
童军拉着他向外走去,边走边说:“有!孩子有,关键是先生肯不肯教。”
乞丐随童老大一路走了三四里地,见到一处很大的木头搭建的棚子,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显然是很多人在一起朗诵,听声音不下百人。
乞丐心中大奇,古人都说因材施教,所以每个先生一般一次只带四五个学生,顶多十几个。若真是上百人一起学,什么样的先生有如此名望,能让这么多人投奔名下?
推开木门,乞丐惊呆了。这个先生和他一样,绝对不是什么名士,甚至可能还不如他。而那些学生,也是一个一个衣衫褴褛,并不必自己身上多多少布条。
乞丐愣了片刻,转身对童老大说道:“闵侯这是何意?”
童军的眼神非常坚定:“我不希望他们永远只能做流民,就算是永远做流民,最少我要让他们以后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乞丐叹了口气:“闵侯这样做,可曾考虑到后果?”
童军点头:“我考虑过了,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以后我还要给这些孩子机会,和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一样的机会,让他们能一展所长。”
乞丐半晌没有说话,他知道,童军考虑到的后果,可能和他考虑到的并不一样,最后问道:“闵侯真的考虑好了么?”
童老大心里想到,不就是教个书么,这人有些太罗嗦了。语气有些不耐烦的说:“先生肯不肯留下?你们识文断字的,教人识字也是理所应当,如果你愿意的话,这里的孩子都是你的学生,用不了几年,你就桃李满天下了。”
乞丐还在思考,听到童军说出“桃李满天下”这个词之后,乞丐的身躯一震,最后一鞠说道:“好!单福舍命陪君子!”
单福?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是童军把肚子里那点三国知识翻了一遍,在谋士第一军团之中,没有找到这个名字,也就没有在意。
这个人给童军第一印象是太会夸张了,不就是教个书么?用的着说的这么严重?
在童军看来,自己的运气是这样的好。虽然只有二十多个教书先生,但这个数字对于洛阳来说也能将就了,因为来上学的孩子并不多。大多数人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留在田里,帮着干些活。
“明年,我想颁布命令,凡是年满十周岁的孩子必须进入学堂。”童军坐在自己家里说道。
旁边的金燕子和烟锁都不搭理他,这让童军很是无趣,如果是蔡文姬在旁边,会不会为自己这个举措拍手叫好呢?童老大十分肯定,像蔡文姬那种有文化的女人,和自己是有共同语言的。
金燕子正在给他捶腿,看着童军的眼神,忽然冷哼了一声。
童老大马上问道:“你哼什么?”
金燕子扭过头去:“你想什么?”
这女人难道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忘记了,她以前做捕快的,察言观色应该是有一套。
其实,就算没做过捕快的烟锁,也知道童军心里在想什么。烟锁要温柔一些,一边给童军揉着太阳穴,一边小声说道:“相公,燕子跟你已经有五六年了吧?你总不能老让燕子妹妹就这样跟着你,还有小月,你要给她们一个名分才是。”
童军看看金燕子,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