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易正想问为什么,就听到教堂的门口传来一阵骚乱的声音,紧跟着就有一群人冲了进来,他们赶跑了跪在祭坛前祷告的那些人,然后又把祭坛上的蜡烛都掀翻,把放在桌子上的食物全部抢走。若不是西奥多勒熟练地将那些倒在地上、却依旧在燃烧的蜡烛及时熄灭,说不定就会造成火灾。
骚乱来的快,结束的更快,在杨易还没有从惊诧中回过神儿来,那群制造骚乱的人已经离开了。
“这样的事情每隔几天就会发生一次,他们有时候是佛教的信徒,有时候是道教的信徒。世代相传的宗教偏见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消除的。我能理解他们的做法……”西奥多勒的语气只是在叙述这件事,没有一丝的怨恨和不满。
杨易觉得他似乎和同时代的那些宗教人士不同,与那些宗教人士相比,西奥多勒的品德可能要更高尚,他生活简朴,为人诚实。对穷人十分慷慨,能与贫困的人分享自己的财物,甚至会为迫害他的人开脱、祈祷。
杨易问他皇帝赐给他的那些银锭都存放在什么地方……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觉得西奥多勒只怕把那些银锭已经都换成了食物,然后摆在教堂两侧的桌上供人取食。
果真西奥多勒说,“那些银锭已经所剩无几。”
杨易暗中叫苦,如果西奥多勒把那些钱都花光了,还拿什么买宋版书!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了皇宫中的那个太监……“那个太监一定有银子。”他想。
于是杨易问西奥多勒准备什么时候动身。西奥多勒说大概就是这几天。杨易说想让他帮着捎带点东西去北方,西奥多勒一口答应。他说他至今仍留存着杨易让他从拔都那里讨要来的酸马奶杯子。杨易让他依旧带在身上……
杨易赶往皇宫去找那个太监,可是皇宫太大了,那太监又不知躲在什么地方。杨易找了半天,没找到上次见到的那个太监,却无意间撞见宋理宗赵昀正搂着几个女子嬉戏。杨易想,看来历史上说赵昀是个酒色之徒,那是一点都没错。照理说现在蒙古人马上就要大兵压境了,他居然还有心思干这勾当。
又在宫中绕了一圈,依然不见那个太监。杨易不想再浪费时间,于是退出幻境,重新进入。这次他一下子就站在了那个太监身前。只不过那个太监已经不是太监的装束打扮,而是穿着官服。杨易也认不清是多大的官。
太监见到杨易,浑身颤巍巍的,一副很害怕的样子。
杨易问他现在是哪一年,太监说是宝佑二年。杨易又问他叫做什么名字,他回答说叫做董宋臣。
杨易从没听说过董宋臣这个名字,想来也是历史上一个默默无名之辈。他对董宋臣说,“我想让你帮我办点事情!”
董宋臣犹犹豫豫地说,“我正在当差,恐怕不行。”
杨易早就想到了董宋臣不会这么痛快的答应,于是笑着说,“好啊!那你忙你的,我就在一旁等着,等你什么时候不忙了,就去帮我办事情吧!”
“我现在就不忙了。你有什么要办的事情,就请吩咐吧!”董宋臣在瞬间就转变了口风,似乎很怕杨易就这样一直待在他的身边。
杨易笑了笑,他觉得这董宋臣绝对是个十分聪明的人,至少也是个很识时务的人。
杨易让董宋臣跟着自己,出宫去选购书籍。在出宫的沿途,他见到很多人看到了董宋臣,都恭敬地把他称作董总管,才知他有很大的权利。他问董宋臣是什么总管,董宋臣有些得意地说他管的地方多了,什么太庙、往来国信所、御前马院及酒库……他一口气说了很多,杨易听不太懂,也就没再问。他只想,既然他这么有权,那以后从宋朝搞东西,就找他了!
两人出了宫,杨易说是想买一些书。董宋臣就带着杨易来到清河坊商业街,商业街中有条南北小巷,俗称“官巷”。“官巷”中银楼金铺最多,间或也有数家书店。
杨易觉得反正董宋臣有的是钱,完全没有必要给他省,于是见书店就进,逢书便买,一口气买了能有百八十本。在他想来,就算买了不少书,也花不了几个银子,尤其花的又是董宋臣的银子……没想到竟然是很昂贵的,平均每本要接近三百文。这百十本书买下来,居然让董宋臣的脸上微微变色。
董宋臣说,他现在每个月的俸禄为五贯四百文,寻常的老百姓每天的生活费有二十文足矣。杨易在街头的银楼曾看到过铜钱兑换牌价,一两金子兑二十两银子或八十贯铜钱,他也知道宋朝的一贯钱,和通常人们概念中一贯钱不太一样,正常来说,1贯钱是指1000个铜钱,也就是1000文,但宋代1贯等于770文;
如此一算,,就能让普通老百姓过上半个月。只这次买书,董宋臣就花费了将近他一年的俸禄,所以他脸上变色,杨易还是颇能理解。
上次在临安街道上闲逛的时候,杨易看到粮米店中的米价每石3500文,按每石约66公斤算,每公斤的米价约53文钱,也就是说,用买5.6公斤米的钱,就可以买一册书。折合成后世的人民币,5.6公斤米按均价每公斤5元计算,就是28块钱,和后世的书价差不多。但在宋朝宝佑初年,寻常一个人一天有20文就够生活了,20文买不了一斤米,折合人民币大概两块几……所以相比较而言,还是宋朝的书贵得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宋朝的书比后世的书便宜多的多。宋朝的书是全手工木刻,后世的书全是工业机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