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阳冉冉,照在了厚重的皇城城墙上。
城外黄龙盖下,季青辰不出声,就是微笑看着赵端宁,鼓励他继续多说点。
她当然是为了拖延时间。
她虽然做好被楼云连累的准备了,但她其实是没活够的。
她还要担心两个弟弟、担心刚在太仓立了足的坊民、还有楼府里的家将、楼云那些在军里的族兄弟……
王世强昨晚就站在赵端宁身后,显然已经是信重之臣。
他瞥了她一眼,没有揭穿她。
他认识她太久,知道要威胁她实在太容易了。
她其实是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的。
他以前在唐坊和她争吵,也是因为她偶尔感叹,说是大宋怎么不和金国结盟去打个蒙古小部落。
所以他觉得,她其实不懂什么家国大义,什么风骨节操的。
她就算和陈文昌订了亲,好得不行,他也从没当回事,这两人当然是走不到一起的。
他没有出声,赵端宁身边的甘老大人、江都指挥使、吏部尚书、礼部尚书、枢密副使等人就更不会出声。
昨晚太子病重,韩宰相在急召进宫的路上被伏兵擒杀。他们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楼云如果能痛快点投降,大不了让他去韩府抄家嘛。
“郡夫人,你的意思是……”
赵端宁终于开始暗自思索着:
难不成这很漂亮很讲义气的郡夫人是在向他暗示,国夫人之类的她不稀罕?
她当初舍命来救他,其实是对他早有情意?
楼云死不死的她不在乎,她直接想要个淑妃、德妃之类的妃位?
听说夷女都很奔放,没有什么贞节观念的……
就在赵端宁还在纠结的时候,楼云在城门上终于看到了季青辰头上的银凤九尾钗。
看到了谢皇后昨天从自己头上拨下来,插在她头上的珠钗光泽。
……
和宁城门沉沉地开启了。
季青辰按捺着逃生的狂喜,转头看了过去。
她看到了楼云的身影。
只不过,当她看着楼云抱着晋王从城门里走出来,她的狂喜变成了喜忧参半。
当楼云扶着两岁的孩子献上了玉玺,教着他给新君施礼磕头时。她连喜忧参半都没有了,她就觉得前途暗淡。
皇城里恭贺新君登基,天下震动。
季二郎从太仓赶过来直奔学士府,她也已经拜见过谢皇后,从宫里出来。
她拉着弟弟的手,感叹着他们以前一起看过的走私汉书。
书上都写着,比北伐金国、消灭蒙古什么的更头痛的,还是内斗。
“阿姐,你别忧心。新官家已经给云相公加了翰林大学士的衔,虽然眼前不会让他参予政事,但也没有问罪的意思。”
季青辰知道“参知政事”这样相当于宰相的实缺官职,看着楼云抱着晋王走出来时,赵端宁是绝不会给他了。
两岁小孩子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了。
楼云真脑残。
“青娘…”
过了三天,楼云从宫里平安回来了,抱着她失笑着,“你这是怎么了?”
季青辰忧愁地看着他,自我批评着,道:
“成婚都快两年了?我还没怀上……”
所以他对那二皇子挺有父爱的?
她和他一样想保住赵扩的一个儿子,至少他晋王也是谢皇后的儿子。
但她完全没想过楼云会这样摆明了要保护这个孩子。
“我们成婚两年,除了去四川,不时就要被你赶出房去。又因为官家的丧礼不能同房。你怎么就担心这些了?”
在楼云的哈哈大笑里,她只能委婉地劝说。
他难道不觉得,他这样的年轻大臣在晋王身边,那不就是给小皇子惹事吗?
赵端宁虽然是个温和人,但做皇帝的人不可能真温和。
“我放心。我是支持秀王世子登基的。他心里明白。”
楼云说出来的话,让她吃了一惊。
然而不用楼云再解释,她早有的猜测顿时解开,她也就明白她没发现谋反阴谋,这完全不是她的错。
她进宫去“劝降”谢皇后时,谢道清压根没多少惊慌之色,完全是一脸如释重负。
做了宫卫御领的谢国纲也很安心地表示要解除武装,迎接新官家进宫。
“辛苦郡夫人了。”
这位皇后只是这样笑着,表示她随时可以下诏,说清皇子年幼,不能治国。
秀王世子继位那当然是官家生前的意思。这完全是名正言顺。
她拿出了早就写好,还盖了凤印的皇后诏书,交给了季青辰。
这简直就是白白送给了她一份劝降大功。
在季青辰还在发愣的时候,谢道清又转头看向满脸是泪的阎淑妃,劝着道:
“端宁他为人温和慈爱,不会刻薄我们和安儿。端和做了大长公主,我们也不愁在宫里没有人说话了。”
“是,皇后娘娘。”
阎淑妃以前没有太多主张,现在仍然没有太多主张。
她的亲子晋王赵安,如今还在垂拱殿和赵端宁这堂叔说话。
虽然两岁小孩子以后会很辛苦,但比起太子赵平病重而逝,贾贵妃太过伤心弃世。韩宰相在皇城外玉津园夹墙中被杀。
赵安已经是很幸运了。
“皇上……”
季青辰进了垂拱殿。
她把皇后为晋王准备的禅让诏书呈上去时,眼睛瞟过了楼云和他身边的小晋王。
她很果断地就把秀王世子改称了陛下。
楼云向她微微而笑。
她真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