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王派人去城中调兵,南王府的兵马也备战就绪,准备随时杀出豫州城。东王府的兵马,也在逐渐靠拢,原本林詹的五万多兵马,加上韩健带来的近四万兵马,再加上豫州城的守军,无论在军容实力上,还是在气势上,都完全压过了西王军。
十月三十黎明一到来,西王军军营中发生了小股的骚乱,继而西王军开始有序拔营撤离。
韩健在得知消息后,便猜想应该是军营中有人走漏了风声,被曹百川知道东王府和南王府的联合出兵计划。这与之前他的猜想相吻合。曹百川现在在缺少粮草供给的情况下,又深入豫州腹地,在韩健想来,也是时候撤离。但韩健猜想,曹百川这一撤,应该是与李代的五万兵马汇合一处,再做筹谋,而并非是要撤兵回关中。
“贤婿,西王军似乎是要撤,这场仗打还是不打?”杨洛川在发出调兵的手令之后,便一直在东王军的中军大帐内等候消息。在得知西王军准备撤离的消息后,他也有些紧张,因为消息一旦泄露,西王军必会有所防备。
韩健站起身,在面前的沙盘上用小旗子标了几个地方。本来杨洛川便注意到东王军的中军大帐有这么个独特的东西,之前他并未留意,此时仔细一辨别,不由有些心惊。眼前的沙盘,赫然便是豫州周围的地势地形,他身为豫州之主,对豫州周边的山川河流的了解也没有眼前这沙盘所演示的那么详尽。
“南王请看。西王军要撤,必然要走西北的几条官道,过了沁水,北边的路才会一片平坦。而李代的五万兵马,便驻扎在沁水周边,距离平城不过一二十里。”
韩健说的这些,杨洛川自然很清楚。正是因此,他才觉得韩健能在李代严防死守之下,突袭了平城的粮草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毕竟,东王军能想到的事。西王军也能想到。谁都知道在这种战事紧张关头,粮草乃重中之重。没有粮草的供应,那大军将会不战自溃。
“那……又如何?”杨洛川侧目看了韩健一眼,不明白韩健说这些话的目的。
韩健道:“现下东王军兵分两路。虽然扼守住豫州的两翼。却无法阻断西王军汇兵一处。若然强行在沁水之前设卡阻断。必然会被西王军前后夹击,甚为不智。”
杨洛川打量了一下地形,点点头道:“西王军的撤。也是明智之举,而今西王军缺粮,必然要汇合在一起,再用李代随军带来的粮草,应付些时日。以图反击。”
韩健也随之点头,道:“但这也是西王军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曹百川和李代虽然同为西王军属下将领,但其二人互相猜忌,又抢夺功劳。在这次进犯豫州的战事中,杨洛川对于二人谁主谁次并无明显的定位。一旦其汇兵一处,反倒是给了我们机会。”
杨洛川皱眉,想了想,韩健的话虽然有几分道理,但他还是不太清楚,韩健所说的机会到底是何。
“贤婿,可否言明?”杨洛川一脸期待看着韩健。
韩健反倒是笑着摇摇头道:“南王还是先派出兵马,与东王军一起追击西王军,方为上策。至于机会到底能带来几分取胜的把握,也要看临战时,到底是否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杨洛川冷笑一声,韩健这话明显是带着敷衍。韩健不肯直说,当年调度起豫州兵马却是头头是道。杨洛川自然会想,这次他把节制豫州兵马的特权给了韩健,韩健自然会让豫州兵马作为先锋去战场上打头阵。
“贤婿,你一碗水可要端平了。”杨洛川冷声道。
韩健笑着点点头,一次简单的会谈便结束。
杨洛川先行告辞,而韩健也要安排兵马追击之事。
……
……
十月三十中午,西王军已经撤出二十里,而此时东王军军营仍旧是按兵不动。
在外人看来,可能是东王军事后才得到消息,并未贸然出击,是防止西王军只是以退为进,退避三舍之后再作出反击。
但其实,韩健很清楚这次西王军撤离是要与李代所部汇合,越早的开战,反而是不利。
韩健先是下令全军休整,要等休整一日之后再出兵追击。
为此,军中上下也是颇有非议。毕竟而今东王军气势如虹,平城一战取胜,西王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西王军撤兵,要么是不追,要么就是赶紧追,像韩健这样休息一日再追,便让人感觉东王军要延误战机一般。
韩健在例行的军事会议上,直接就此说道:“大军休整一日,是要看清西王军是真撤还是假撤,若是佯退,我军等豫州兵马过来,一起北上追击也不迟。从此处到李代兵马所驻扎的沁水,有百里路之遥,就算西王军行的再快,要赶到沁水,也要一日一夜。这还是不坐休整。到时候我们便是以逸待劳。”
韩健这么说,手下的人嘴上自然不会再提非议。不过有人却心中不以为然,东王军休息一日再追,等追到沁水边上,西王军已经休息了一日,以逸待劳的还指不定是谁。
会议解散,韩健先去给女皇请安。韩健到的时候,法亦还在女皇寝帐之内,不过女皇仍旧在休息着。
“师傅,陛下怎样?”韩健进到寝帐,便对坐在屏风后打盹的法亦问道。
法亦起身,看了看屏风里面,道:“陛下还在休息。你……还不去睡?”
“大战在即,怎还睡得着?”韩健一笑道。
法亦叹口气道:“健儿,而今军中上下全靠你一人,你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