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明年真是大旱年,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贺兰月一瞬间陷入了沉思,上一世明年确实是一个大旱之年,不仅明年,后续接着两年,蜀地这边都会是大旱。
上一世大旱一年多后她们就离开了蜀地。
一路上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还记得大旱的第一年,家里还有一些存粮,三叔一直在外面奔波,家里的粮食也就没断过。
但都是粗粮,他们吃的水也是三婶和三叔冒着生命危险,到山里面去找的泉水,虽然不多,但够一家子勉勉强强将日子活下去。
三年的大旱,她虽然没有能力改变气候,但她也不想再见到那饿殍遍野的景象。
“里正伯伯,解决干旱这样的大事,我需要请教一下我的师傅,看能不能寻到一个解决之法,到时候再告诉您。”
里正眼里带着希望和感激,“那就辛苦你了,月儿。”
里正离开之后,大姐就将朝食端了进来。
贺兰月快速的喝了一碗小米粥,拿了一个窝窝头就去了大山小山的书房,并告诉家里人,没事暂时不要打扰她。
她在空间的书房里,查看了大量的资料。
书上有提到将运河的水分流。
可她既没有整个运河的线路图,这时间上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她又继续帮找了一些资料。
看到了一种屯冰之法,就是挖个地窖,将这些冬日里的冰块囤积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用。
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但若是能够将大运河里的水分流过来,那就是一劳永逸了。
毕竟这挖地窖屯冰都是需要人力物力的钱财,而且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会愿意做。
他们村里就有一条河,前一世在坚持了十个月以后,河里的水就干了。
现在去河面上凿冰,也是有一定危险的。
看来这屯冰的事情必须从长计议,最好是能和漕运合作,他们每一年都有屯冰,经验也丰富。
但现在马上就除夕了,也只能再等等。
午饭后不久,院门口就来了一辆马车。
两个中年男人,很是恭敬的递了一份礼品清单给祖母,并说明他们是漕运的,这礼品都是帮主让送过来的。
他们将整整一马车的东西都搬进了堂屋。
贺兰月也赶紧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带回去交给他们的帮主。
祖母和三婶也准备了两箱子的回礼,有一些山货,还有给董家姐弟俩做的两身冬袄和几匹蚕丝的布料。
刚将人送走,没想到隔壁的三个人,也送来了几箱子的年货。
温重鸣说是送给她的年节礼,都是一些京城的吃食和玩意儿,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贺兰月这才收了下来。
祖母和三婶也将家里做好的年货,分了一部分给他们送了过去。
转眼来到除夕。
大爷爷没回来,祖母本想将大奶奶一家都接过来热闹热闹。
小叔因为不方便回家,就将祖母和大堂婶他们都接去了县城过年。
舅父舅母他们家贴好对联和福字,一早就过来了。
隔壁的三人也过来了,帮着贴对联,贴福字,挂灯笼,一点也不将自己当外人。
贺兰月抽空去看了一下洛尘他们。
见他们也同样贴好了对联和福字,院子里也挂上了灯笼,那些孩子们穿上了新的棉袄,吃食也都准备的充足,她才满意的回了家。
三婶和祖母做饭的手艺是越来越好,再加上大姐和秋萍,还有舅母几人帮忙,贺兰月反而插不上半点手,还被从厨房赶了出来。
正好她也有事想要和舅父商量。
她来到堂屋,看到舅父正和楚萧河三人喝着茶聊天。
大旱的事情她也没打算瞒着三人,于是就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并将她查到的解决办法,也一并告诉了众人。
三人闻言脸色都沉了下来。
这世道最怕的就是战乱和天灾人祸。
对于天灾的这种说法,第一,他们是相信老人的经验,第二,他们觉得有准备,总比什么都不作为要好。
几人商量着,等过完年就开始行动,教大家挖地窖屯冰。
而最重要的还是联合蜀地的官府,让大家都积极配合挖地窖屯冰。
除夕,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吃着年夜饭。
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可比往年的时候不知热了多少倍。
往年村子里也就一两户人家有余钱的,放一串鞭炮。
而今年却是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
贺兰月家的院子外更是热闹。
楚萧河几人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很多烟花,在院子外放。
将村里的孩子们都吸引了过来。
每一个孩子手里都提着一盏灯笼,样式各异,他们一起玩耍嬉闹着。
舅父也给家里所有孩子都准备了一盏灯笼。
此时他们也提着灯笼到院子外面看烟花。
玩了将近半个多时辰,孩子们就各自散去,贺兰月他们也回到堂屋守岁。
因为太过无聊,贺兰月后来都不知道自己是何时睡着的,翌日醒来,却发现自己是睡在炕上的。
大年初一,村里的孩子们相互串门拜年。
祖母和三婶也在堂屋里放了很多吃食,孩子们来了,就发给他们。
大山本来不想跟着孩子们串门,但又担心小石头,只能一直牵着小石头,跟着他们各家跑。
村子里有好多年没有这样热闹了,老人们都感慨,这日子过的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