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婵摸摸她的头发:“因为咱们人生地不熟,做生意也没个帮衬。所以咱们要广结善缘……”
窝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就送给爷爷吧。”
“乖。”苏婵揉了揉她那一头黄毛,心底生起怜惜来。
自己的命运可怜巴巴,这个孩子同样也是。从今往后,两个人相依为命吧,生活总会一天天好起来。
快从集市出来的时候,苏婵停下了脚步,她盯着右侧店铺的牌匾看了半天,那里写着余香书屋……这名字倒是不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书屋的主人一定是大雅之人。
她也恍然发现一件事,自己对这个世界懵懵懂懂,为什么不去看看书呢?书里会有一切的答案呀。
书屋的陈设很简陋,三面的木架子,稀稀拉拉堆放了若干本书籍,门口一个胡子拉碴的大汉蹲在那里编竹篓,瞥见她们进来后耷拉了一下眼皮,连个招呼也不打。
苏婵把背篓放下,就去翻看架子上的书,这边放的是一撂《声韵启蒙》《千字文》《三字经》这一类孩子看的书,她大概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倒是简单,适合学龄前儿童看看。
顶上有些文绉绉的诗册与深奥难懂的论述文,右边有两本书引起了她的注意,一本是《大周国游记》,另一本是《民俗风情日志》,她抽出大周国游记看了看,翻开就是大周国的地图,看起来比中国版图小了一半,里面全是讲的这个国家的地理情况。
大周朝……听起来其实很耳熟,她历史学得不好,可也似乎记得这是武则天创立的那个时代,但翻开书看了看,却是西元875年印刻的。历史上从未有过西元这种说法,那这肯定是一个架空的时代了。
这个大周国,周边有好几个别的小国家,那些国家都比较小,形不成一点威胁,介绍里说它们相互通商,所以在大周国可以看到许多泊来之物。
大周国本土也分南方北方,这一点和苏婵那个时代差不多,她现在身处的福田镇丽水村的位置就类似于那个时代的四川中部,隔着那一大片湖就是扬州城了。
她翻啊翻,翻到了关于福田镇这一带的介绍,说起来,它也是属于扬州城,大约是隶属的小镇一类,四季分明,农作物丰富。
苏婵叹道,虽然地理条件好,可这里的人仍是很穷,除了田地多的蒋家和在镇上做生意的马家,丽水村的人都很穷,看那些破旧的房子就能看出。
这些,也是因为前些年的战乱所致吧……就是现在,不也是时有土匪乱窜吗?
其它也讲述了很多地方,因为时间的关系,没能一一细看。苏婵抿抿嘴,合上了这本《大周国游记》,心想能写出这样书籍的人,想必是一个畅游过无数地方的人,放在她生活过的现代,就是一位典型的旅行者和驴友一类的吧。
她正想问价。身后就传来了一声呵斥:“你这小丫头手这么脏,把我的书碰坏了,你可赔不起!”
回头一看,窝头正踮着脚尖去够上面的一本画册,刚刚快够着的时候,被那大汉拎起衣领提了下来,扔到了门口。
窝头哇哇大哭,苏婵也很生气。她放下书两步走了过去,抱起了窝头:“你凶什么呀,孩子看看怎么啦?碰脏了大不了我买就是!”
大汉黑着脸:“这些小毛头只会捣乱!”
“你小时候不也是小毛头。你妈也没把你扔了。”苏婵抱紧窝头,指了一下身后的两本书:“这两本多少钱?我买。”
大汉捏了捏拳头,勉强抬头看了一眼:“两本五百文。”
“啥?”苏婵瞪大了眼睛:“你抢人啊?就两本书要五百文?”
大汉的脸更黑了:“我这定价便宜得很!你不信去问问别家,他们卖得可是八百文!”
集市上确实还有一家更大更气派的书屋,苏婵哼了一声:“那我明天去看看。窝头,咱们走。”
走到门口再次看了看余香书屋的牌匾,苏婵有些感叹:“名字取得好,人可一点也不雅致。”
窝头仰起头来:“娘,我想看那个画画,上面画了娃娃。”
苏婵:“这个……我回去给你画一个。”
窝头想了想:“娘,你画的太丑。”
苏婵:……
当天晚上,苏婵带着窝头回到村里,已经是炊烟升起的黄昏了,家家户户都在做饭,苏婵走到院门口时,正好看见五叔正提着烟斗往这边走来,身边还有村里的一位老人,两人边走边说着什么。
苏婵对他们点了个头就要进屋,五叔喊住了她:“苏家丫头,你等等。”
“怎么了?”苏婵疑惑地站住。
五叔抚了抚胡须:“我们正在商量周家的地咋分,你是有头脑的人,你可有好的主意?”
旁边的老头也说:“是啊是啊,若是分给有困难的人家,可人人都说自己困难。这些日子好多人找上门来说好话,也是愁人啊!”
苏婵看了一眼那老头,记起他时常在五叔身旁,也是一位颇有威望的村中老头,貌似姓田。
苏婵看向他们,不假思索:“这有何难。我觉得吧,把田地划分为若干块,都编上号,这个就按户抓阄好了,抓到什么算什么。”
“抓阄?”五叔愣住:“若是有人抓到不好的,前来闹事呢?”
苏婵沉思了一下:“那就定个期限,一年或者两年,到时重新抓一次就行。”
田叔咳了一声:“这个主意倒是妙。只不过,五叔,真要把田全分下去?村里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