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陈晓的任务是继续逛街,昨天从邻居的口中得知,京州最大的桃园桃花盛开,于是,陈晓的目的就是逛逛那片桃园,顺便结交些达官显贵,这对于陈晓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助力,作为一个现代人,这一点对于陈晓来说非常重要。
四月,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前去桃园赏花的人络绎不绝,陈晓跟着人流,很容易就来到了桃园,京州的桃园非常大,占地一百多亩,来京州桃园赏桃花的人也是非常的多,人们三三两两的欣赏着桃花,欣赏着这里的美景。
走在桃园深处,这里的人就变得非常的少了,陈晓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观察着四周的环境,突然,一阵笛声出现在了陈晓的耳朵里,这阵笛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引人入胜,陈晓随着笛声来到了桃林深处。
当然作为对笛声的回应,陈晓也吟诗一首,“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一首先秦的桃之夭夭,从陈晓口中脱颖而出,随着诗文的深入,笛声停了下来,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出现在了陈晓的耳朵里“不知何人大驾光临,请现身一观。”陈晓向着桃林深处走去,那里有一张桌子和四把石椅,石椅上坐着三个身穿华服的年轻人。
正主终于来了,陈晓慢慢的走向三个年轻人,然后对着他们施了一礼。“在下陈晓,不知诸位尊姓大名。”“上官战,李显,张诚,见过阁下。”互通姓名之后,陈晓坐在了椅子上,其他两人好奇的打量着陈晓,只有那个叫做上官战的年轻人对陈晓的到来沉默不语
“看你这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啊。”其中一个身材魁梧的叫做张诚的年轻人率先发问。
“我是前段时间迁入京州的,原先是北方人氏,后来来京州闯荡,让各位见笑了。”一边回答着张诚的问题,陈晓一边看着三人的脸色,自己本身并不是京州人氏,这一点肯定让对面的三人有所怀疑。
“没关系,远来是客么,我们也是人。”叫做李显的青年微笑的看着陈晓,他的回答也为陈晓解了围。
“既然大家都是来赏花的,不如在这里吟诗作对如何?”上官战这时候看了看陈晓,表面上不在乎,其实他对陈晓的到来很感兴趣,陈晓的那首诗先声夺人,在上官战的心里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于是三人便开始读起了自己的诗文来,在陈晓看来这三人的诗文毕竟局限于这个时代的见识和局限性,水平都不是怎么的高,其中又以上官战的诗文略胜一筹,毕竟自己来自后世,几千年来的写桃花的诗文多的数不胜数。
这三人读好了自已做的诗文后,互相点评了一翻,现在轮到陈晓作诗了,自己一定要给这三人留下良好的影响,看他们三人的穿着肯定不是寻常百姓人家的穿着,想着这些的陈晓,脑海中搜索着桃花的诗词。
此时,正值天上飘起了小雨,略一沉思,”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一首徐府的桃花诗文脱口而出,三人随着景色细细评读着陈晓的诗句,一个妙字脱口而出。
“好一个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上官战率先出口。“”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遇上了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再放开眼界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蘸是沾着水面。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是不能蘸水的。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诗人只选一处:就在春雨把桥面淹没了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来加以表现,通过燕子归来,桃花盛开.描绘出春日湖光美景,通过春雨断桥,小舟摆渡来突出湖水上涨的特点。
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著名。由桥断而见水涨,由舟小而见湖宽。充分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特点: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桃花开、燕双飞,固然明媚,但无断桥,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小舟撑出柳阴,满湖春色已全然托出。”
随着上官战的点评,李显,张诚两人点头称是,毫无疑问,陈晓这首诗拔得了头筹,这三人的诗句以上官战的诗句为佳,只是陈晓的诗句比起上官战的诗句来更加的出色,他的才华也让三人折服。
“再来一首吧。”张诚率先开口道,随着张诚的开口,其他两人也纷纷叫好,于是陈晓只能在脑海中再搜索出一首诗词来。“人间四月芳菲尽,桃园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妙啊,好一个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又是上官战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