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支持!求票票!)
东兴商会起家的地方就在东河边上的酒馆,看起来有些简陋,甚至有些破败,但用心拾掇一下,也是浓浓的工业风。
接下来一段时间,黎耀阳一面盯着酒馆装修,一面四处采购酿酒的机器。
长时间不在剧院,该拿的钱却一分不少,搞得凯恩怨声载道。
但他自知理亏,也就敢在背后抱怨几句,当着面绝没有二话。
大卫平克曼脚踩乔佩里尸首的照片早就传遍大苹果城了,要说这里头没有黎耀阳的事儿,打死凯恩都不信。
他现在对黎耀阳是又怕又恨,偏偏又拿人没办法,恶狗嚼着热土豆,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1月刚过,曼哈顿街头不见了圣诞的华彩,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疾走的人,在为生活而奔波。
然而华埠却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华人在为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忙碌着。
《泰坦尼克号》以每周一场的节奏,风靡整个东海岸。
从南边上来的外地人,来到大苹果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维斯坦剧院排队买票。
就好像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不看一场《泰坦尼克号》,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来过纽约。
可就在这个档口,却传出《泰坦尼克号》的制作者黎耀阳跟维斯坦剧院分道扬镳的消息,让不少人为之错愕。
一开始他们都以为是假消息,尤其是业内同行都在嗤之以鼻。
开什么玩笑?一个大火剧目的操盘者,跟剧院闹掰?
这种不靠谱的消息,恐怕只有没脑子的人才会信。
在他们看来,无论剧院老板,还是黎耀阳本人,都不会干这种分则两害的事情。
任何一个剧院老板都不会放弃这棵在手的摇钱树,同样的,摇钱树也不能轻易离开扎根已久的土壤。
但是,当哈德森剧院高调宣布《泰坦尼克号》制作人,携新剧本加盟时,百老汇集体gc了。
这可是一出比舞台演出还好看的大戏,剧院老板和制作人撕逼?简直是大家的最爱啊。
当然,也有不少老板扼腕叹息,竟然眼睁睁错过这么一棵摇钱树。
黎耀阳是不是昙花一现他们不知道,但人都有追逐成功的本性。
他们能够确定的是,不管以后如何,黎耀阳的第二部戏绝对值得期待!
他们虽然不知道‘流量’和‘ip’这两个新鲜名词,但久经沙场,他们很明白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黎耀阳现在就是百老汇的‘顶流’,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金钱流向。
以后死不死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他的第二部戏,必然会遭到观众们的强烈追捧。
尤其是上东和中城的贵妇们,她们对于‘杰克’的喜爱,是那么执着而强烈。
作为‘杰克’的创造者,黎耀阳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贵妇午茶会经常讨论的对象。
也就是他华人的身份,先天矮了一头。
这要是换个金发碧眼的奶油小生,贵妇们会让百老汇大老爷们见识到‘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力量!
现在也不差,哈德森剧院票房暌违已久的电话铃声,在宣布黎耀阳加盟后的第二天,再次响了起来。
不用怀疑,都是在问什么时候开票的电话,不管什么戏,先把票定了再说。
贵妇们自然希望黎耀阳再次奉献一出可歌可泣、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但黎耀阳想说:
小了,格局小了,单独的爱情故事已经满足不了他了,还要加上悬疑、推理,这出戏才算好看。
在加入哈德森剧院之前,黎耀阳要求了两件事,莎拉·哈德森一一应下:
其一,哈德森剧院需要重新装修,他要尽可能还原巴黎歌剧院的全貌。
其二,去欧罗巴找一个人,加斯通·勒鲁,从他手里买下一部小说的改编权。
本来他还想继续当一个勤劳的名著搬运工,但写着写着,他猛然意识到这个小说好像已经发表了。
他的记忆有些模糊,时间记不清,没办法,只能让人去查。
别说,还真让他查到了,同时也惊出一身冷汗,幸好自己谨慎,不然一世英名就毁于一旦了。
这个事也给他提了个醒,平行世界不能解释一切。
这两件事如果交给凯恩去办,一定比割他肉还疼,这都需要花大价钱来实现。
但莎拉哈德森却答应的异常痛快,比起丈夫的家业毁于自己之手,花点钱算什么?她不缺!
更何况她曾经跟着丈夫游历世界,对于欧洲非常熟悉,他们也曾在巴黎歌剧院书写过爱的篇章。
至于找人,要是找个没名没姓的,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找个小说作家,那可太容易了。
很快,黎耀阳就看到了手写花体字的版权合同,非常漂亮且精致。
而剧院改造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黎耀阳也没想着一比一还原,那工程可大了去了。
他要做的,就是把巴黎歌剧院的精髓搬到哈德森剧院,让观众有种置身于故事之中的感觉。
哈德森大剧院的大动作,引起各方注意。
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只知道工人24小时进进出出,就跟不要命了似的。
在多干多得的奖励机制下,这些工人确实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至于人权,呵呵,在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就是命!
在大老爷们的眼中,一条命可能还没有一瓶酒重要。
巴黎歌剧院之所以出名,除了其华丽的外表和金碧辉煌的内饰,还因为其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