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偷眼看了看靠在火盆旁的朱高熙,没想到对方居然也正在看着他。
不仅如此,朱高熙还朝老头颇为挑衅地眨了眨眼睛。
看那个意思就是在说‘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众位爱卿,朕已下旨蜀王,令其派人监督蓝玉返京,若其不从,即是抗旨!无论有没有谋反之意,都为死罪!”
李善长这边正琢磨着朱高熙又玩了什么让自己惊讶的把戏,那边洪武帝便率先开口。
仅仅根据翟能送来的一张字条,还不足以证明蓝玉谋反。
毕竟人家一直在行军,并未表现出任何动用刀兵的迹象。
直接宣称谋反,恐怕天下人不能信服。
“皇爷爷,您这样太抬举蓝玉了!古语云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他蓝玉有没有谋反,只要您一声令下,孙儿愿意亲率一支精兵,将蓝玉押解回朝!”
其他人还未开口,朱允炆就第一个站了出来。
上次他主动请命追捕沈万三,朱元璋就没有批准,这一次,他决定再也不能错过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然而,朱允炆自认为的一番慷慨陈词,却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文华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好像是没听见他的话一般,丝毫没有表示。
“韩国公,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见没人响应自己,朱允炆扫视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在了李善长的身上。
“额……太孙殿下所言极是,只不过凡事都讲究个师出有名!眼下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蓝玉谋反,轻易出兵恐怕不妥吧?”
李善长老奸巨猾,怎么可能被朱允炆问住,不假思索便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却又挑不出毛病的回答。
气的太孙殿下顿时涨红了脸,却有没有发作的理由。
“郑国公,你的意思呢?”
无奈之下,他又把目标对准了常茂。
“臣近日身体抱恙,即便圣上有旨出兵征讨蓝玉,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请殿下恕罪!”
“你……”
常茂的回答可比李善长直接得多。
意思就是告诉朱允炆,你打不打蓝玉跟我没关系,反正我是不打。
“信、信国公,你说说看,应不应该打!”
接连两次吃瘪,朱允炆终于意识到形势对自己并不友好,终于挑了一个拥护己方的重臣。
只是就连他自己也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一向无欲无求的汤和会不会站在自己这边。
因此,言语之间没有丝毫底气。
“殿下忠勇,老臣深受感动!若年轻二十岁,汤和愿随太孙鞍前马后,为圣上平定四海,万死不辞!只是如今年老体衰,恐难堪大任……”
果不其然。
虽说比前两人要委婉一些,可汤和的中心思想还是不愿意沾边。
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挺大个岁数了,谁不想颐养天年。
更何况打的还是昔日的袍泽。
“你们……”
朱允炆肺都快气炸了。
放眼文华殿内这十几位当朝重臣,除了身边的方孝孺外,竟无一人拥护自己。
“等我当了皇帝,定然将你们这些不忠不孝之辈斩尽杀绝!”
咬牙切齿地在心中想着,他仍然不甘心错过这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只好将目光投向龙椅上坐着的朱元璋。
期盼皇爷爷能够力排众议,准许他的提议。
然而,他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朱元璋虽说是一国之君,但有些事情也不能独断专行。
一连三位重臣都不赞同,他虽然也想给自己这个宠爱的孙儿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却不能一意孤行。
文华殿内,再一次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皇爷爷,孙儿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朱允炆这事就要不声不响被揭过去的时候,一直未曾开口的朱高熙却突然越众而出。
另一边的朱允炆立刻如临大敌。
而李善长等人也竖起了耳朵,想看看这位近来风头无两的皇室子弟有什么说法。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
毕竟朱允炆前几日在朝堂上挥拳羞辱朱高熙的情景,大伙可都没忘。
“讲!”
朱元璋也是一愣,但犹豫了片刻还是示意朱高熙说下去。
实际上,他也担心朱高熙会这个时候站出来拆台。
那样朱允炆这个准储君可就一点威望都没有了。
但这毕竟是御前会议,能留在文华殿的,就都有发言权。
若是朱元璋真不让朱高熙说话,不但不合规矩,而且还会让其他人心生嫌隙。
“皇爷爷,蓝玉乃是我朝一等一的常胜将军!太孙殿下有胆量主动请战,勇气可嘉!但就像韩国公所言,师出无名,颇为不妥!孙儿以为,不如折中一下,命太孙殿下领一支精锐代表圣意,名为迎接大军凯旋,实则监管蓝玉!若其不从,便可就地捉拿!两全其美!”
……
朱高熙说完,就自顾自地退回了座位。
可文华殿里的气氛,却突然变得诡异起来。
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会替朱允炆说话,而且出的主意对朱允炆来说简直就是妙笔生花!
瞬间扭转了尴尬的局面!
就连一向老成持重的李善长都不由得微微瞪大了双眼,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仿佛在说,老子裤子都脱了,你特么就给我看这个?
朱允炆更是目瞪口呆。
甚至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