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户主人家姓吴,他们跟你们一样都是逃荒来的,觉得逃荒不容易,家里还有瓦片,说是可以借你们瓦片补房顶,需要借瓦片的大概估算一下需要多少片,报给我,我记录,到时帮你们借,等你们缓过来有能力再还给人家。”
“村里人还给了些菜种子,你们挖地种,种好了过几个月总能有些收获。”
“县里我也会帮你们催问,若是有消息我会告诉你们。”
秦满银说完大声对屋里说:“老婆子,把咱的米缸搬出来,给她们每户舀三碗米,让他们今晚回去做饭吃。”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
“我能帮的就只有这么多,往后还是要靠你们自己,现在一户出来一个人排队领米!”
“村长可真是好人呐!”
“咱终于能吃顿饱饭了。”
“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
众人看着满缸的米眼红,但是看见米缸旁边的秦明后,除了眼馋就没有别的心思了。
因为秦明是押送的官差,而且腰间还挎着一把刀。
民不与官斗!
他们若是敢轻举妄动!
那把刀下一刻绝对会架在他们的脖子上!
领完米,众人跟着秦满银前往给他们分配的住处,因为有秦明在所以特别顺利。
众人看着破烂不堪的房子泪流满脸、内心激动,逃荒的艰难日子总算是结束了。
虽说地方破烂了一些,但好好的拾掇拾掇,总归是能给遮风躲雨的去处。
晚上河边挤满了人。
妇女洗灶具,男子挑水,准备回去做饭吃。
喧闹的声音至半夜才歇。
第二天清早吴老爹和杨氏刚起床就去了秦满银家,他们知道秦满银有很多的事要忙,所以便过来帮忙了。
秦明见到老两口,笑着说:“吴叔,杨婶儿,最近还好吗?在村里住的可还习惯?”
吴老爹一见秦明就高兴,因为当初若不是秦明,他们也没法到这么好的地儿来。
笑呵呵的说:“我们好的很,有你爹娘帮衬咋可能不好呢?倒是官爷,我瞧着瘦了许多,可是灾民太多,累到了?”
秦明大大咧咧的说:“吴叔,我就是个小小的城门吏,您叫我官爷那不是折煞我吗?您就叫我阿明就可以了。”
“灾民都安置的差不多了,这应该是最后一批了,往后我就松快了,能把肉涨回来。”
这家可是祁将军的贵人。
他哪儿有胆子被叫官爷?
再被多叫几声他得腿软。
秦满银也笑着说:“老吴,你别跟他客气,就叫阿明。”
“你来的正好,快给我帮忙把这些桌椅板凳都修一修,我修的腰酸背疼的都没修完。”
“好好好,我这就来。”
三个大男人坐在院子里,一时间满是敲击木头的声音。
杨氏跟秀莲婶儿缝补。
齐如月在厨房准备早饭。
到吃了早饭的时间,灾民来了十几多号人站在院子里,都是老弱妇孺,健壮青年一早就上山找无患子去了。
秦满银起身,用手捶了捶酸疼的腰,扯出一抹笑招呼,“你们排队过来,村里给的东西都在院子里堆着,缺啥要啥,其他的留给有需要的人。”
“阿明,你去屋里,把那些用油纸分成九份,每家一份,等会儿分给他们。”
“好嘞爹!我这就去弄。”
秦明说完转身进屋了。
东西虽然都不值啥钱。
但好歹也能行点儿方便,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众人排队领东西。
很快村民捐的桌椅板凳、破烂的锅碗瓢盆都被分完了,院子里又空旷了起来。
秦明拿着油纸包走出来,大声吆喝道:“每家来一个人,到我这儿来领种子,领完种子别着急走,还有衣裳。”
众人听完眼睛立马亮了,她们最缺的就是粮、衣裳。
现在不花钱就有衣裳穿。
谁听到不高兴呢?
“老婆子……你看到了吗?我叫你在撑两天,你咋就不肯听我得话呢?我们有家了……”
“呜呜呜……我们有救了,我们到了个好地方,还遇到了好村长……爹,娘,儿子不孝,没能带你们来享福。”
“孩子,你咋不多撑两天,你要多撑两天不就有救了吗?呜呜呜……我的儿啊——”
不知道谁起了头先哭了,院子里响起了一片哭声。
吴老爹听的心里也难受,逃荒的日子有多残酷他清楚,渴死的饿死的数不胜数。
九户加起来才六十二人,可想而知其他人都去哪儿了。
秦满银抬手让大家安静,“大家都别哭了,哭有啥用呢?天灾人祸、水火无情,死了也算是种解脱,活着的人要努力好好过日子,才不辜负他们。”
秀莲婶儿抱着衣裳出来,递给秦满银,说:“老头子,衣裳只有十五件,六件小孩儿的,四件女人的,五件男人的。”
秦满银点头,“都听见了?衣裳不多,我们尽力缝好了,家里有老人小孩儿的过来领,老弱妇孺日子不好过。”
将衣裳分完后,秦满银说:“还有瓦片的事,需要多少瓦片你们都清楚了吧!清楚了的就来找我登记。”
“老吴,你家里啥时候方便?我带他们去拿瓦。”
吴老爹回答:“都行。”
秦满银点点头,“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收无患子的吴家,瓦片就是他家里的,登记好了我带你们过去拿瓦片。”
“但是我把丑话说在前头,村里人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