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昨天城北的牛受伤了,被四公子买了回来,分了三份,咱们家得了个大份。”
谢文安见他的那些同窗都露出惊讶的表情,就开口和他们解释牛肉的出处。
谢文安说完这些,又想起来闺女交代的事,就继续说道:“明儿早上,咱家小店会煮牛杂面,五文钱一大碗,有预定的,可要提前把单子送到我这里。”
“牛杂面?牛杂那岂不是……?”这位学子,下面的话虽然没说完,可是大家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谢文安见他们都不说话了,就提醒了他们一句:“牛杂,没有错,但是味道不比牛肉面差。”
谢文安没好意思说:我们家小棉袄做的牛杂面,肯定比别家的牛肉面还好吃。
这句话,太伤人了,所以他才忍住不说。
众学子:谢家小店的吃食,是没的说,不仅干净,味道就更不用说。吃过谢家小店的吃食,几乎只有两个字的评语:好吃。有三个字的,就是:真好吃。
可是,这牛杂……在这些学子们眼里,还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
谢文安见大家都不说话,也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吩咐王嫂子给大家盛汤。
一口浓汤下肚,好多人的想法就变了。他们在谢家小店订早食也有段日子了,谢家小店的吃食,绝对可以用一个“好”字来概括。而谢家的为人,更是可以说的上是:童叟无欺。而他们这些学子,更是大大的受益者。
既然,谢学兄说味道不比牛肉面差,那他们何不订一碗尝尝。就是那清汤寡水的蔬菜面,还要三个大钱呐。
想到这里,就有人开口了,“谢兄,我明早订一碗牛杂面尝尝。”
“我也来一碗尝尝。”
“我也来一碗。”
……
有一就有二,不大一会儿,就订出去二十多碗。谢文安心里估算出订购的数量,就觉得差不多了,就不在说话,而是专心致志的给大家分吃食。
谢家今天的早饭,是雪白的大馒头,配牛肉汤。一峰坐在门槛上,一手拿着一个大馒头,一手端着半碗牛肉汤,吃的这叫一个高兴。
刘氏见大孙子吃的欢实,就忍不住笑了。“咱们家现在的日子,就像是掉进了糖罐子里,以前过年都没吃过这么好的。”
听了婆婆的话春桃最有感触,没嫁进谢家之前,她根本就不知道肉是啥味儿。就算是逢年过节,也只能默默的流口水,看着人家吃。
如今在谢家,这白米白面,真是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荤腥肉菜,也是每天都端上桌。
想到眼前的好日子,她和自家婆婆一样,认准了一个死理儿,万事儿听晴姐儿的,准没错。
一想到,昨日沈四公子送过来了一头牛,春桃就忍不住咋舌。
当时她在屋里带莲姐儿,隔着纱窗瞧见那么一大头牛,惊的差点儿咬了自己的舌头。
我的娘呀!这就是下聘礼,也没有人家敢用整头牛的。一头牛,可是顶好几头猪的,可是人家沈四公子,连眼睛都不带眨的。
想起来,沈四公子瞅晴姐儿的眼神儿,哎呦,真是甜死人。
沈谦一直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可是却不知道,春桃都看清楚了,别人能不知道吗?
……
今天开板儿的时候,王嫂子都被外面长长的队伍吓了一跳。咋一下子多这么多人呀?
而且某些人的装束,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厮。一想到,那些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都来买谢家的点心,乐的她一边卸门板,一边偷着乐。
“王嫂子,咋高兴成这样?”佟氏见王嫂子从外面进来,这嘴就笑的合不拢,就忍不住开口问她怎么了?
“大太太,您是没瞧见,刚刚老奴可是看的真真的,外面排队来买咱们点心的人,比昨日多了好多,还有好些是大户人家的小厮。”
“大户人家的小厮?这……?”佟氏做梦也没有想到,那些大户人家,也来买自家的点心。
自家的生意好,佟氏也没多想。她总认为自家的糕饼点心,只要卖给附近的人和书院里的学子就挺不错的。如今招来了大户,这可是不在她的意料之中。“晴姐儿,怎么办?”佟氏真的有点儿紧张了。
“娘,咱们不用紧张。有人喜欢咱们家的点心,这不是很正常吗?”
“可是?那些大户是怎么知道的?”佟氏还是有点儿不太相信。
“娘,酒香不怕巷子深。吃食这个东西,首先吸引人的就是味道,很多人,都是闻着味道来的。”说到这里,依晴一笑:“娘,您不会是把书院给忘了吧!在这书院里读书的,可好些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难道他们回家不会说吗?”
佟氏:闺女说的好像对。
春桃:大侄女儿说的没毛病
刘氏:大孙女儿说的太好了。
还好依晴对自家小店有信心,每天晚上和面,都让比前一日多和十斤面。
可是等依晴瞧见今天排队的人数,也是吃了一惊,她也没有想到今天多了这么多的人。
刘氏也没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的人。“晴姐儿,咱们今天和的面,好像不太充裕。”
依晴心道:哪是好像,看人头比例,就是不充裕了。
“大姑娘,这怎么办?”王嫂子一想到白花花的银子,也着急了。
“没事儿,我现在去和面。”
佟氏:“晴姐儿,现在和面来得及吗?”
“娘,您不用担心,肯定来得及。”依晴说完就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