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把情况一条条写下来回复杨广,结果宫人误把回信送到了杨坚的寝宫,导致杨坚看后极为愤怒,天刚亮,宣华夫人出去更衣,被杨广所逼迫。
宣华夫人拒绝了他才得以脱身,她回到文帝的寝宫,杨坚奇怪她神色不对,问什么原因,宣华夫人流着泪说太子无礼。
杨坚愤怒,捶着床说这个畜生,怎么可以将国家大事交付给他,独孤氏误了我,于是他叫来柳述、元岩说召见我的儿子。
柳述等人要叫杨广来。杨坚却说要召见的是杨勇,柳述、元岩出了杨坚的寝宫,起草敕书,杨素闻知此事,告诉了杨广。
杨广假传杨坚的旨意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狱,他们迅速调来东宫的裨将兵士来宿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并派宇文述、郭衍进入调度指挥。
命令右庶子张衡进入仁寿宫侍侯杨坚。后宫的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随后,杨坚在大宝殿驾崩,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杨坚在政治方面做出的贡献不少,他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
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
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
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开皇十年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
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五百多郡。
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官吏的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录用僚佐。
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杨坚简化了地方行政机构,废九品宫人法,初创科举制。
隋文帝命令各州每年推选三个文章华美、有才能的人,到中央受官,后来,隋文帝又下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部管刺史,要由有德有才的举人担当。
这种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使各个阶层有才华的人都有机会为政府效力,杨坚开创建立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存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期才废除。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杨坚下令命高熲等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
开皇三年杨坚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车裂、枭首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
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
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
死刑复奏制度是从开皇十五年形成定制的,杨坚规定凡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经三奏才能处决死刑。
《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杨坚修订的法律唐朝都基本上继承了。
在澄清吏治方面,杨坚得国以来,励精图治,兼且天资刻薄,自不容贪污枉法之行为存在。
杨坚命柳盛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吏治之整肃,不仅上裕国库,下纾民困,隋高祖在位时之隆盛,此亦为要因。
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即唐长安城。
隋朝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而且宫室形制狭小,不能适应新建的统一国家都城的需要。
加之几百年来城市污水沉淀,壅底难泄,饮水供应也成问题,因此,杨坚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于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选择新址。
开皇二年正月,杨坚命宇文恺负责设计建造新城--大兴城,翌年三月竣工。
宇文恺参照北魏洛阳城和东魏、北齐邺都南城,把龙首原以南的六条高坡视为乾之六爻,并以此为核心,作为长安城总体规划的地理基础。
六坡“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