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薛南,率弱旅出长安东门三里,有宣王李诵、陈谏、陆质、吕温等,众臣候东门外相送。
李诵观其军,叹曰:“观元帅兵将,均年过半百,亦不见三旗主将,岂能克辽矣。”
薛南对曰:“殿下所言是矣,然视其才,尽其力,不失为智,自保有余也。吾所忧者,乃长安也,自今日起,王爷多增守兵,少出王府,闭门绝客,保身为重也。”
李诵曰:“小王牢记元帅忠告,静候元帅早日归国。”
薛南曰:“殿下保重。”
薛南入中军,一声炮响,大军北行,老兵行走,随风摇摆,遇草而拌。
李诵,陆质众臣,皆有忧色,观大军阳光下渐渐隐去。
正是:
秋草落霜稍白头,寒风鼓吹飘何方?
顺势摇晃不有主,流离荒野没黄沙。
却说东辽国,其地七关一谷,国王姬氏,名曰:尧。其为人缺少主见,喜听诳语。
姬氏居王位已有五代,文臣之首,丞相胡如意,口吐珠玑,善言蜜语,胸怀伎俩。
武将之首,掌握兵权者,为大元帅刘过龙,传言武艺高强,于南唐王燕南梦,突厥元帅盖天齐,三人为当世英雄,皆言天下第一,谁为真无敌,未有考证。
另一海岛鬼怪之人,姜偃为国师。
自姬尧即位,出招贤榜,只视其能力,不伦善恶,皆重赏封职。
麾下有奇人异士,虎豹之将,豺狼鼠辈,凶恶之徒,云集无数。
遂辽王姬尧,日益骄狂,垂涎帝位,视银殿无色,嫌辽图狭小,心有反意,听群臣之意。群臣皆言,推倒唐室,九龙墩,和氏玺,搬来碎叶城,与辽王享用。
辽王大喜,写反书,遣使反唐。
日暮萧瑟,辽使出长安城,日夜兼程,一日至辽都碎叶城,入银殿拜辽王。
辽王入坐九蛇墩,五颜六色,文武众臣,两侧排列。
辽王问曰:“去事何如?”
辽使对曰:“小人奉大王之命,举书唐王,唐王使小人,传口谕,言三日后,遣大军讨伐,生擒大王,车裂之。”
辽王哈哈大笑,谓众臣曰:“众卿欲移江山,奉孤面南背北,即帝位,乃孤之幸也。今唐童妇孺之辈,不知天高地厚,遣兵来伐。诸将何人挂帅,清扫来犯之敌也。”言毕。
左丞相施伯,出班请奏。施伯二世之老臣也,鬓发皆白,银须过胸,随年过七旬,面无皱迹,双眼有光,有超脱之气也。
辽王曰:“老爱卿何谏之?”
施伯曰:“大王前日遣使反唐,今又出兵西进,老臣为之,不可。”
辽王问曰:“有何不可?”
施伯曰:“臣闻兵甲之事,伐人者,有道而伐无道,无不胜;无道者伐有道,无不败。唐未有三失,大王无得三助,岂可窥视帝王之位也?”
辽王曰:“何为三失,何为三助?”
施伯曰:“李氏即大统,传世九代,红门旧将虽隐退,其志未变,一也。
唐王虽多疑,然无夏杰之暴、纣王之恶,纲常未绝,二也。
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民心未弃三也,此三者无失矣。大王贤不如尧舜,德弱于武王,德薄恩微,民不助一也。无凤鸣岐山,双龙戏珠之祥瑞,未得天时,天不助二也。
无凤凰拜将,管仲、乐毅之才,贤臣不助,此三者不得,何能思尊位。”言毕。
右班首位一人含怒而出,曰:“老丞相视吾君臣为草芥乎?尔文臣,不暗武旅,善弄是非,大事何日城也。大王无虑,灭李唐江山,如探囊取物耳。臣领一路大军,西入雁门关,生擒唐德宗,取龙案玉玺,来奉大王。”
辽王观之乃大元帅刘过龙是也,喜曰:“有元帅率兵,孤何忧也。”
施伯复上前,跪拜曰:“大王万不可,以下反上,枉动刀枪,此乃灭族之祸。老臣不愿见,血染辽土,宗庙尽毁,社稷改姓也,望大王三思。”
刘过龙大怒,叫曰:“老贼口出,不祥之言,羞辱大王也,大王速杀之,祭旗西征也。”
辽王怒曰:“正是,速拿施伯,退出斩首,祭帅旗!”左右侍官上前,擒施伯欲拖出银殿,自右班二元帅焦文龙上前,止侍官曰:“大王息怒,大军未行,先斩谏臣,臣未见其祥也,大王思昔日之功,可恕其死罪也。”
辽王曰:“元帅之言有礼,免去施伯之职,无传旨,不得入朝!”贬施伯为闲人。
施伯谢不杀之恩,嗨一声轻叹,甩袖而出。
正是:
知者观势谋画功,愚者见表肆妄为。
忠臣死谏效臣节,佞臣奉承营私利。
左首国师姜偃出班曰:“微臣之见大元帅不可大军西征也。”
辽王曰:“何故?”姜偃曰:“突厥王默海,反复无常,难料也,闻大元帅大军西出,恐遣兵偷袭,碎叶城也。臣有一计,愿往塞北,游说蒙古部落,入侵中原,分唐兵之力,大王选一能将,遣一路小股人马,灭来犯之敌,顺势西入,直取长安,大业速成矣。”
辽王喜曰:“国师妙计甚善,诸将何人带兵前往,成孤之愿也。”
三元帅叶飞虎出班曰:“唐童小辈,何劳大元帅,受奔波之苦,小将足矣。臣愿领一路人马,杀唐兵,入长安,生擒唐朝皇帝,载龙案,抱玉玺归之。”辽王大喜,手张拍膝,摇头晃肩,以为天下尽握掌中矣。
传旨曰:“劳国师,叶元帅行之,孤无虑也,静候二卿佳音。”
姜偃、叶飞虎行礼,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