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王校长兴致勃勃一边说一边做,手术刀在尸体上任意游走,手法娴熟老练,对身体的每个部位了如指掌,王希成校长说话太多,一次性口罩都有些湿润了。新学期,医学院扩招了。已有的四间实验室越来越拥挤,实验课也因此受到影响。校长王希成很头痛,他决定暑假期间将7楼的停尸间改造成了现在最先进的解剖室——命名为“第五解剖室”。
说起解剖课,是新生入学要经历的最重要的一关,学生要克服恐惧、紧张的心理障碍,在学院导师指导下在尸体上进行解剖,尸源一部分来自志愿者还有一部分经亡者家属同意捐献的。为的是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机能和构造,为以后的理论学习、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昨天教学楼值夜班的钟老伯向校长反应:他有几次巡夜走到新解剖教室就会听到里面有脚步声,敲门也没人理,声音也会自动消失!还有一次,他在门前竟看到里面有血水流出来。
王校长笑了笑说,老钟啊,这耳朵不好使,眼睛也花了?放暑假楼里除了你还会有别人么?可别乱说呀!在学院制造紧张气氛影响教学就不好了!
钟老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说,好,好,我不会乱说的!
王希成校长本身就是高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对解剖课题研究情有独钟,尤其是擅长人体末梢神经的微创显影技术。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期间,他准备非常充分,查阅了大量医学资料综合了多年来所学,除了睡觉吃饭时间,基本都是和冷冰冰的尸体在一起,他的毕业论文《浅议末梢神经的救治与修复》也是全院的“最佳论文奖”,被医学院推荐到《中华医学》期刊,作为“微创神经细胞修复”重要范本刊登。
毕业后王希成在当地一家三甲医院任外科医生。从名不见经传小大夫一直升到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然而,他对医学学术研究过于痴迷,感觉自己还是喜欢科研和教学,于是他找个机会离开了医院,凭借在医院和患者之间较好的口碑,高超的医术,他顺理成章的被聘为医学院院长。为了不荒废自己解剖的技术专长,这次开学他带了一个新班级的解剖课。
王校长准备第一个启用这间新教室——第五解剖室,感受一下新教室、新仪器给他带来的快慰。值夜班钟老伯的话似乎不胫而走,尤其这间新落成的解剖室还是由过去的停尸间改造的,更给学生们增添了不少谈资。新生们纷纷议论教室的神秘,谣言神乎其神以至于胆小的女同学夜里不敢单独睡觉。
新生们期待已久解剖课终于到来了。
王希成校长站在讲台上看着一应俱全的解剖教室很高兴,学生们的焕然一新地面貌也是他精神的针剂,这种教师的威严和学生崇拜的目光让他感觉很舒服。
忽然,在他心头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似乎想起了什么,瞬间皱起了眉头,感觉自己好像在哪儿见过这间教室?!哦,想起来了,工程验收以后他来看室内的器械和实验器材安放来过的。他拍拍脑袋笑了。
两个助手将尸体从冷藏柜里取出,放在解剖车上。学生们看到全身赤裸、略带苍白的身体,头被一块干净的白布盖着,看不清面容,只能从身体特征看出是一副体型标准的女尸,肌肤还有弹性和光泽,应该去世不久。
女生不禁发出浅浅的羞涩的惊呼:……哦!男生们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尸体,尤其是一具皮肤较好的女尸,心里的好奇被激发到了顶点。
学生们大多看过尸体,却是在殡仪馆,有家人陪同,没人觉得害怕。这里不同,学生们可以近距离观看新鲜的尸体,并且还要在它们身上做实验,心理上还是要承受很大的挑战。王希成一边叫同学们调整呼吸一边做心理疏导。
一个大男孩说,校长,把盖头去掉,让我们看看美女的脸吧!
王希成校长说,逝者头部受伤,面部损伤比较严重,怕大家害怕,另外着也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很多同学都在嘀咕,我们不怕,就让我们看看吧!
王校长还是招架不住学生的软磨硬泡,也想试试大家的胆子如何,他缓缓掀开女尸蒙脸布,像开启潘多拉魔盒,一点一点的、慢慢的掀开……谁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秘密。
当尸体的面容忽然展现在眼前,学生们很惊愕!胆小的学生们发出了惊叫。原来那具女尸头部严重缺损,死者因车祸死亡,面目全非,左眼球斜搭在眼眶外,下颌缺失,口里血糊糊的,隐约的露出两颗雪白的牙齿!
校长重新把头蒙好郑重的说,这是你们将来必须面对的,胆大心细,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来,我们开始吧!
人群里有个女同学始终一言不发。
她叫申婉婷,来自江南水乡,自幼好学。父亲在本地一家很大的物流公司当经理,母亲在一家绣品厂当工程师,负责设计大型的手工刺绣构图、工艺指导工作。是当地“苏绣工艺研究会”的常任理事。她设计并独自的完成巨幅苏绣作品“百鸟朝凤”曾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噪一时。
这样的母亲自然会打扮自己的女儿,更会把她变成一个大家闺秀一样的花朵。申婉婷言语不多,眉宇间似乎带着江南水乡淡淡的清愁,那么的楚楚动人,娴静婉约,书香盈袖。
本来家人反对她来医学院的,在父母看来,那样血腥的场面自己的女儿是无法接受的,害怕天生胆小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