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太后的支持下,理王开始大刀阔斧的准备提前动兵。
为了尽可能的保证情报不被泄露,理王在西周全国范围内,互相调兵换防,迷惑北晋细作的同时,他麾下最精锐的十万白羽飞骑被悄悄调往晋周边境。
历阳十四年四月初六,同样也是西周天野六年四月初六
姬林兵率几百亲卫,连夜赶至晋周边境,初七夜,姬林兵派大将郭田引兵五万,突袭北陵府君县,与此同时,姬林兵麾下另一位大将包熊率领五万人马出现在了晋周边境的肖关附近。
周军突然来袭,两地守将措不及防,只一日,君县失手,守将战死,而肖关靠着城坚兵多,在周军的攻势下勉强守住,但守城兵马也损失颇重,求援之信飞马送往北陵府城大将军蔡华处。
蔡华这段时间一直奉历阳帝之命,在边境整军防备,突闻西周提前来犯,心中大惊之下,赶忙派兵援救,却不想正中姬林兵之计。
周军并非拿不下肖关,而且刻意让其作饵,引蔡华派兵来救,围点打援。
是役,姬林兵亲自统领三万白羽飞骑同六万周军,将来援的四万晋军悉数全歼灭,晋军主将当场战死。
此战过后,姬林兵趁胜势,领兵横扫北陵府,十日之内,北陵四县落入周军之手,半场之前的君县和肖关,北陵府已经沦陷大半。
…………
与此同时,和姬林兵兵分两路的西周前将军宋寒,统率十五万大军,急取北晋南陵府的边境门户井龙岭,狂攻五日后,井龙岭失陷。
不过,虽然井龙岭被宋寒拿下,但周军攻来的消息却在南陵府传开,驻扎在南陵府的边军在北晋后将军彭阔海的统领下,将十五万周军牢牢挡在南陵府荡龙山一带。
前将军宋寒的突袭南陵府的计划直接夭折。
虽然,宋寒这在彭阔海狠狠了撞个大跟头,但北陵府这边的姬林兵进展的却很顺利,麾下十万白羽飞骑、十五万周军,合计二十五大军,所到之处,无不所向披靡。
北晋大将军蔡华所统领的边军及北陵府军被打的节节败退,根本不是对手。
历阳十四年(天野五年)四月十六,北陵府最后的一个县交县失陷,蔡华领军退守北陵府城。
四月十九日,北陵府城被姬林兵率领二十五万团团包围,然后再次实施围点打援计策,以府城里面的蔡华为诱饵,引诱还在北陵府四处抵抗的边军来救。
四月二十五日,府城中的蔡华在洞悉了姬林兵的计谋之后,趁夜突围,结果中了周军埋伏,晋军损失惨重,折了三个大将。
四月二十八日,在经过几次惨烈突围后,蔡华终于在部下的掩护下突围成功,带领残兵逃至南陵府。
在蔡华逃走两日后,四月三十日,北陵府城沦陷,整个北陵府落在西周手中,此时,距离姬林兵出兵不足一月。
…………
北陵一月失陷,震惊了两国朝野,西周宁太后他们如何高兴且不谈,北晋这边,历阳帝大怒,三日之内连下数道圣旨问责大将军蔡华。
估计要不是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加上朝中有人为蔡华求情,估计蔡大将军早就被押回京城审问了。
不过就是如此,历阳帝也没轻饶了他,爵位食邑俱皆被贬,大将军这个官职前面也加了个代字。
这位北晋军方第一大佬,前头刚打了败仗,名誉扫地,后头就被历阳帝一顿收拾,颜面尽失。
一个月前,他还是名震三国的蔡大将军,如今,蔡大将军成了蔡大笑话。
心高气傲的蔡华自然忍不了这等屈辱落差,来到南陵府之后,他便集合整肃边军,准备给姬林来个迎头痛击。
五月初五,端午节
在留下五万兵马镇守刚刚攻下的北陵府后,姬林兵率领剩下的的二十万大军,从北陵府直取彭阔海后路,同宋寒一起,合击晋军。
而彭阔海早有预料,在双方夹击之前,便从容退军,还小小设了个埋伏,让姬林兵吃了个小亏。
之后,姬林兵和宋寒合兵一处,共计三十五万大军,兵侵南陵,而蔡华也在汇合了彭阔海之后,聚起剩下的十五万边军,以及来援的两处镇守守军,共计二十三万大军,同姬林兵在彩石山对峙决战。
…………
五月初十
双方大军正式开战,周军这边刚刚拿下北陵府,士气正旺,又有十万白羽飞骑坐镇,战力要高于匆促合兵,又逢北陵大败的晋军。
自初十起,双方几番交战,北晋败多胜少,大军士气不断低落,将士们也开始对蔡华这个主帅产生质疑,更重要的是,后方历阳帝听闻蔡华败仗不断,终于起了换帅的念头。
为保自己帅位,情急之下,蔡华不顾彭阔海的劝告,执意领兵夜袭周营,结果正中埋伏,损失数万大军,蔡华自己也被周军围在一个小荒坡上,最终拔剑自刎殉国。
彩石山,彩石——蔡死,亦是天命。
再逢大败,连主帅都是死在敌手,晋军士气低落至极,姬林兵趁势攻打北晋大营,饶氏彭阔海如何指挥,终归没能力挽狂澜,北晋大败。
二十三万最后被彭阔带着撤退的才八万出头,北晋最精锐的二十万边军,战损高达九成。
我大晋边境危矣!
这句话是老将彭阔海领兵撤退的时说的一句话,而之后的情形也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晋军主力被打残,整个南陵府再也没有可以抵挡周军兵锋的兵马了,姬林兵把手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