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到现在,还是要靠拳头讲道理。
刚才那些体修,现在已经没有太多激动的感觉了,他们还是盯着谢宝树。觉得这个外乡人,太过嚣张。
谢宝树看到了他们的神情,笑道:“你们不是好奇,我来自哪个州嘛,实话告诉你们吧,我来自南罗琦州,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南罗琦州,那些散修,包括鹤顶山庄的老祖,薛泰脸色都是一变。
飘渺州的修士,可能不害怕长安城的那些官二代,也不怕冰雪州那些不要命的莽夫,唯独怕罗琦州的修士。因为整个飘渺州,现在都要靠罗琦州的修士吃饭。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谢宝树笑道:“华老你们知道吧,就是我家老祖。”
华老,怎么会不知道,简直是如雷贯耳。南罗琦州陈家的老祖宗,天仙境的练气士。当初身受重伤,在冰雪州方遥的帮助下,这才重新回到家族,清洗一番。
如今,陈家已经是南罗琦州最顶尖的大家族的之一。
那些散修,顿时都不敢说了。
片刻之后,有德真人嘴硬道:“就算是南罗琦州陈家的人,也不能不讲道理啊。”
谢宝树冷冷一笑,没有说话。
他和景宁对视一眼,都沉默着。他哪是什么罗琦州陈家的人,只是借着这个机会,想看一看,这些人是什么反应而已。果然,若他说自己是天水州的,那些修士,恐怕早就扑上来了。
人,就是这样。
这时候,薛泰走上前,将闭着眼睛的薛乐山,一把抓起,丢到景宁面前,说道:“我这逆子,害了姑娘一家人的性命,是我管教不严,就交给你处置了。放心,我不是道门修士,没有替身之类的法宝。”
景宁看谢宝树一眼,见他同意,直接一拳挥去。
装着薛乐山的牢笼,直接被打得粉碎。这一拳,力量极大。
薛泰似乎很是伤心,走到一边。
谢宝树收了斩恶刀,看着有德真人,讽刺道:“你们道门,都是这种虚伪的骗子么?看看周围的这些散修,全部被你蒙蔽了双眼。”
散修们,看着谢宝树,不负之前的目光。
有德道长,曾经开设过讲座,所以他们才会如此信仰道门。因为道教除了让他们信仰最根本、最高的“道”,还要求他们要做好事,要帮助人。
道门主张“济世利人”,“度已度人”。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在本质上不是单独生存的,是相互合为一体,道门、认为“万物为一体”。认为生命都是一个整体。所以,这些散修听从有德道长的建议,要做有道德的人,不能伤害别人,如果伤害到别人,也等于伤了自己。
这在冰雪州,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飘渺州没有那么多的争斗
,所以才能如此心平气和的讲道理。
在道门中,信仰很虔诚的人,都是修行很高的人,都是道德水准很高的人,他们不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相反,他们会更好的帮助人。也会让这个世界更有爱心更有慈悲心,让这个世界更和谐。因为有道德的,他们的道德观念不会只局限于人类,他们的道德观念是以整个自然界为主。
在道门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中就有讲:“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认为除了对于人类要有慈悲的思想与行为之外,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也应该慈悲,不能轻易的伤害它们。
谢宝树觉得,这飘渺州的修士的思想,有问题。
若是以后道门来九州传教,那还得了?
信仰道门的人,都会守道教的戒律,都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道门的五戒,即第一戒不得杀生;第二戒不得荤酒;第三戒不得妄言綺语,口是心非,第四戒不得偷盗,第五戒不得淫邪。
道们将这五戒,称为“积功归根”五戒。一般信仰道教的人,都应该遵守这些基本的戒律,因为道教认为:学道之士莫不持戒精虔以积累功行,故左仙公云:“学道不修斋戒,亦徒劳山林矣”。
道教认为戒是帮助修士去掉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如果一个信仰道门者不守戒律则不能“得道”。故有“不持戒者,道不由得”之论。这就如病人去看病,付了医药费,也服了大夫开的药,而实际上,病人没有按大夫所说的“戒律”去做,所以治疗效果不好,这些病人反过来还说大夫医术不好。
邱祖说:“不知玄科而有禁戒,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力何能消,岂无功而可受。汝等愚迷,不自揣量,不肯修持,反言本教无功。”。
“道”和“德”,是大唐最古老的、悠久的文化和文明。它一直伴随着华夏的历史,上下传承了数千年,始终起着规范、约束人心的、行为的尺度和标准。在古代,道和德实存而无名,有名而不相联,直至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之后,世人始把道和德联称,谓之“道德”了。
“道德”,这一意义非常广泛,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境界,也可以把它通俗的看做“社会道德”和“人伦道德”。简单的来说就是,凡是社会公认的、好的、能做的,即为“道德”高尚,必受众人颂扬;相反,只要大众公认是违背社会道德或人伦道德的,只要做了,即为“道德”低下,也必受社会指责和唾骂。
而在道门,除要坚守这一“社会道德”和“人伦道德”外,还必须恪守更高层次的“宗教道德”,即自己的“信仰”。道教视“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