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征的时候,赵孟一直都没放心自家的三个孩子,赵家部曲始终留着一部分人,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援救兄弟仨。
所幸大家平安无事,大儿子更是因此升官,成为最年轻的两千石官员。老二赵巴可以说是一员福将。
对于次子,赵孟是有所歉疚的,觉得北征这么大的胜利,自家的封赏也就罢了。所有的参战人员得到实惠,唯独没有赵云的名单。
此刻听到他突然说出这句话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其实,赵孟是一个标准的现代人,赵仁八兄弟也好,赵龙三个人也罢,他始终把他们当做是部曲,最多也就是门客的性质。
对于赵云把赵齐推上前台,他这个当老子的是有想法的,赵家的嫡系、支系那么多人,为何要偏偏是选一个部曲,或者说是一个奴仆。
这是现代人和后世人观点不一样的地方。在赵云的心里,那些族人,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这些从小陪伴自己的人,他们也真正把自己当做赵家人。
说心里话,就忠诚度来讲,部曲比起族人强了太多。
“你有何想法,云儿?”赵孟心里一叹,感觉今后家族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了。
设若部曲的待遇和族人相同,那些族人就会反对自己这族长的。
可是在赵家的各条产业链中,贡献最多的就是这些部曲。
原本赵孟觉得,能给他们结婚生子,独立出来,就算是不错了,很显然和儿子比起来,迈出的步子还是太慢。
“阿爹,孩儿始终认为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可以决定自己的出路。”赵云知道这是一条很长的路,世家门阀把持着社会上的资源。
原本自己想得有些差了,认为世家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印刷术、纸张的改进,无疑会让老百姓受到实惠。
现在才知道,乡村教育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会涌现一批新的世家豪族,来取代一些跟不上形式的,形成新的利益链。
不要说分润利益给老百姓,在家族的眼中,只有族人才有资格享受,部曲不包括在内。
赵云不清楚跟随自己的人,会不会形成新世家,也不知道他们成为世家后继续如今日这般善待百姓,毕竟自己的未来都是未知数。
别看目前的赵家和赵云这么强大,天下之大,机缘巧合之下,才让真定赵家占了先机。
很简单,这个年代的人一般都喜欢玄学,夸夸其他,高调做人。
赵家和赵云反其道而行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收到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赵孟可不知道儿子的心事,只是觉得名不经传的赵齐都有好归属,自己麾下的人更应该出头:“你自己拿主意吧,为父的安危不用操心。”
“谢过父亲!”赵云并不存在要用这些部曲争取下任家主什么的,这些人的分量在赵家人眼里不够:“孩儿南征的时候带上他们。”
“好!”赵孟言简意赅:“对了,你师父和我这几天研究了下,有了点成果。”
“是吗?”赵云的心里都在颤抖。
达摩能达到那种境界,饶是他两世为人,一样热血沸腾。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是能像达摩一样牛x,什么规则都是浮云。
可以说,那晚不管是那家伙还是地尼,两人想走大家没任何办法。
首先,两人想报仇,既然佛门的人被杀光,基本上断绝了佛教的传承,就算是真正的佛也会变成怒目金刚。
其次,是恋栈的通病。到了雒阳,就把白马寺和尼姑庵当做自己的家,他们有勇气离开身毒却没有勇气再次离开日渐熟悉的地盘。
“上清宫应该对雒阳周围的小寺庙下手了吧?”赵云随手接过他们研究出来的典籍。
“那当然,养虎为患嘛。”赵孟惬意地喝着茶:“据说李家后辈得到锻炼。”
他很诧异,隔了好久房间里没有声音,才发现赵云的心神已经沉浸进去了。
赵孟苦笑着,飘然出屋,在门口端了一把椅子为儿子护法。尽管有神念探查,他还是不放心,生怕有人来惊扰。
这不是赵云第一次见到武功典籍,赵家本身就是赵国武之一脉的传承,一个诸侯国收集到的不要太多。
北征过程中,在鲜卑人的帐篷里,也有五花八门的东西,有些称得上是武术,有些只是有益的补充。
即便是桑家当做宝贝一样的传家秘典,不过是赵家普通典籍中对力量的应用方法而已。
地尼对精神修炼的方法,来源于一篇先秦的口诀,词意古奥,佶屈聱牙。
她是身毒人,对中华古文字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不曾想误打误撞,开启了另外一扇大门。
按照地尼的方法,一个人的神念既可以分散,又可以集中,每分散出去的一份,可以带有一个人一部分记忆。
刚开始的时候,非常痛苦,毕竟要一个人的神念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才可以尝试,把神念一分为二,再继续往下分。
这种方法,根本就不适用于赵孟和童渊,他们的神念无比凝练,真要分开,说不定就成了精神分裂乃至白痴。
而夺舍的实验,则是一步步让自己的神念适应别的载体。
譬如说,你周围有一条蛇,那就把神念放到蛇的识海里,今后有了蛇的简单思维和自己的完整记忆。
当然前提只有一个,你夺舍的对象,必然不能精神力强大。
毕竟载体的识海,是人家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