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长安,已经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冬天。
蓦然发现,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王颜真的变成了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宫女王嫱。这样的变化,默默进行着,悄然地变化着,竟连自己也未曾发现。
也许,自己终归要成为王嫱了,再回不去了,认命也是一种让自己活得不那么累的办法。
自从王嫱到了太后跟前伺候后,因与芷蓝年纪相仿,二人越来越投机,早已成了无话不谈的好闺蜜。
有时芷蓝会粘着王嫱,与她钻一个被窝里。
二人睁着眼看着漆黑的帐顶,心里的小秘密也就时不时的拿出来分享。
芷蓝与王嫱二人此时站在太后的寝殿外,看着匆匆来来往往做事的宫人。
“姐姐,昨天皇后娘娘处罚了她宫里犯了错的宫女,你知道吗?”
王嫱本不想将她在秋华那听到的这么血腥的事告诉芷蓝的,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王嫱轻叹一声,微微点了点头。
“太后娘娘也知道了这件事,可太后却说她老了,后宫是皇后的后宫,就该由她作主,然后就什么也没说了。”芷蓝朝寝殿望了一眼,低声说道。
正如秋华所说的那样,那个无缘无故受了极刑被打死的宫女,只不过是这几千后宫里如蝼蚁一般的存在。
二人默默地不再出声,这个宫里无缘无故丢了性命的人还少吗,太后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婢女就会处罚皇后娘娘的。
夜里,芷蓝又钻到了王嫱的被窝里,王嫱知道她在害怕。
可令王嫱没有想到的是,芷蓝不仅仅只怕这么一件事情。
“姐姐从南郡秭归来,可曾听说过秭归王家谋反之事?”芷蓝问道。
王嫱心里隐隐一惊,放在被子底下的手已是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她道:“自然是知道的。王家那么有钱,却在一夜之间没了,全府上下两百余口全都被杀了。这件事,整个南阳郡没有人是不知道的。”
“姐姐不觉得奇怪吗?这么大一件案子,怎么就在南阳郡就给判了呢?”
“你听到了什么?”王嫱轻声反问了一句,原来不止她这么认为。
芷蓝在黑夜里摇了摇头:“没听到什么,太后不允许我们常宁宫里的任何一个人谈论前朝的事。只是我觉得有点奇怪,这才问问姐姐。姐姐从秭归来,以为多多少少会知道一些呢。不过这也只能是我们在夜里偷偷聊聊的,绝不能让蔡嬷嬷和太后知道。要不然,一顿板子肯定少不了。”
“姐姐能说说吗?”芷蓝就像别的十几岁的小姑娘一样,对什么都冲满了好奇心,可因为宫规的原因,她平时不敢打听这些事,只有在被窝里的时候,才敢这么小声地问问王嫱。
王嫱道:“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只是听说,并没有查到多少他们私造的兵器,当时王家几口人在秭归县牢里只待了十余天时间,就被送上了断头台。发生这么大的事,又是朝廷直接派了人下去办的,老百姓自然也不敢多说什么。”
芷蓝却道:“朝廷派人去了吗?可我却听说,皇上对此事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上朝的时候,有大臣上奏,皇上大怒,说一定要从严查办,这是诛九族的大罪。所以是有圣旨送到南阳郡的,并没有派人去。”
是啊,若是朝廷派了人去,短短十几天,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从京城到了秭归,还把人全部杀了呢。
可就算是八百里加强送圣旨到秭归,那也太快了点。是否就如当初她们看到的那样,其实早就有飞鸽传信到了南阳郡,南阳郡守只等圣旨一下,就立马把人拉去杀了呢。
可真是够心急的。
“你们私下里还有说过什么吗?可有听说,是哪位大臣在朝会上向皇上启奏的?”
“听说是待诏郑朋。”
待诏郑朋?王嫱在心理嘀咕了一声,这个人她并没有什么印象。
“可还有其他什么吗?”
“其他的我也就不清楚了,大家只是私底下好奇的时候偷偷聊过,知道的也并不真切。只是秭归王家那么有钱有势的人家,全府上下两百多口也这么就没了,更不用说我们这些人了。”
这一夜,王嫱没有睡好,原主传给她的记忆只有那么几天。而那几天也是在牢里待着的,所知的信息并不多。原主的爹娘突遭大难,整个人成天都是恍惚的,只是大哥稍有些清醒。
但毕竟是莫名其妙地就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大哥冷静下来之后也分析过,但得到的信息实在是有限得很。
从芷蓝的嘴里,她也仅仅只得到了“待诏郑朋”这么一条线索。
第二天一早,王嫱便将写着“待诏郑朋”的布条递到语络手中,请她务必在什么时候见到刘康来猗兰殿的时候问问。
语络好奇地看着这几个字,王嫱只得说:“我现在没法和你说,只能拜托于你。”
语络倒也真的没再说什么,将布条收进了袖子就走了。
王嫱就这样等了十余天,只到语络和她说了一句:“王爷说让你什么也不要想,在太后宫里好好当差。既然他答应了,必然会去做。有了什么消息,自然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语络奇怪地问王嫱:“嫱儿姐姐,你是不是在调查什么事?”
王嫱没法把实情告诉她,只得道:“荷珏的死,我总觉得那个阿紫不那么简单。你也别多想了,在昭仪娘娘那好好当差。”
语络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