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46章故事简介:平定宗室叛乱的前秦皇帝苻坚见内乱已平,军事重镇襄阳已经握于自己手中,重新将攻取东晋和臣服西域诸国纳入到自己统一天下的规划之中,当即召集诸将询问对策之时,心怀鬼胎的慕容垂等人极力怂恿苻坚出兵江南,虽然宗室苻融极力反对,但被已经鬼迷心窍的苻坚所驳斥,苻坚看到所募集的大军人数众多,心中无限欢喜,甚至得意忘形的说出了投鞭断流的话来。
在前秦皇帝苻坚全力准备征讨江南地区的东晋王朝时,还应西域各国之请,做出了命大将吕光出兵西域,征讨不臣的军事准备,由此可见早在十六国时期,西域诸国已经对融入中原王朝渴求已久,而作为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苻坚已经将西域纳入到了自己统一天下的规划之中,可见在这一时期,新疆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作为臣服于氐族人群的鲜卑慕容部,鲜卑拓跋部等等游牧民族的各个部族,他们是不愿意臣服于同为游牧民族的氐族人群,实际上他们在内心中是时刻盼望的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帝国发生重大的变故的,他们好从中渔利,消灭曾经奴役过他们的氐族人群,构建属于自己部族的国家,尤其是鲜卑慕容部贵族慕容垂,极力吹捧怂恿苻坚倾全国之力征讨东晋王朝,因为在非氐族的游牧民族的部族的内心中是最希望看到两强相争的局面的,不管前秦帝国是赢是输,他们必然会借此机会,起兵建国,到时候前秦帝国腹背受敌,不败也败,其实王猛的临终遗言也是委婉的道出了这个意思,可惜,海纳百川的前秦皇帝苻坚完全不明白慕容垂的险恶用心,也不明白王猛的良苦用意。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出身的帝王,苻坚太想成为统一天下的千古一帝了,坐拥北方大地,手握百万大军的苻坚是不可能放弃一统天下的梦想的,在苻坚看来出兵江南,远征西域,是他统一北方地区之后最应该做的事情,何况自己对这些异族的贵族不薄,其自认为他们到时候肯定会鼎力相助的,但苻坚没有意识到正是他的宽宏大量反而使得这些异族实力得以保存,进而给了他们自立的希望,尤其是曾经建立过前燕帝国的鲜卑慕容部和建立过代国的鲜卑拓跋部,这两个部族分别建立过封建政权,但是都被汉化程度极深的氐族人群所攻灭了,这两个游牧民族的部族自然是复国之心不死,对氐族人群恨之入骨,对继续汉化心驰神往,所以他们是最想反抗前秦帝国的统治的。
鲜卑拓跋部因为长久的生存与北方的草原之上,汉化程度远没有已经在中原地区建国的鲜卑慕容部高,即使这两个游牧民族的部族经过了前秦帝国的短暂统治,彼此之间汉化程度的差异逐渐减小,那么这两个部族就要融合成一个更为强大的部族,而鲜卑拓跋部长期生活于北方蒙古草原地带,军事实力更为强劲,而鲜卑慕容部进入中原地区数十年,纵马驰骋的能力已经减退,所以鲜卑慕容部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被鲜卑拓跋部所兼并。
而与氐族人群同源的羌族人群因为在汉化程度上也处于极深的状态,对于前秦帝国的忠诚程度相对要高,甚至说在没有民族概念的古代,羌族人群是反而更为拥护氐族人群的统治,但是这两个部族终究是同源而非同一部族,当氐族人群彻底的在民族大融合中走向衰落之际,羌族人群也就不愿意在前秦帝国的这条破船上再呆下去了,他们就会另起炉灶,重建属于自己的帝国。
但是因为羌族人群汉化程度也非常深,所以他们所建立的帝国也必然先于鲜卑各部族所建立国家灭亡,其族群也要先于汉化程度比较深的鲜卑各部族而最先消亡。
在游牧民族汉化的进程中,我认为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游牧民族刚刚开始汉化,第二阶段就是游牧民族汉化比较深,第三阶段就是游牧民族汉化达到极深阶段,同时当游牧民族的汉化程度达到极深阶段,那么游牧民族的汉化进程也就趋于结束,游牧民族也就与汉族先民无异,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国家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在我国历史中,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往往都是在其主体部族在基本完成汉化后走向衰亡。而这些国家的建立初期往往都是处在其主体部族开始汉化阶段,当其主体部族按部就班的进入到汉化进程的比较深阶段和极深阶段,其所建国家也就进入稳定期和鼎盛期,和汉族先民建立的国家相比,由于游牧民族从汉化的极深阶段在到基本完成汉化所经历时间比较短暂,所以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往往直接从鼎盛期就进入到了衰亡期,其间缺少中兴期,以至于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存在时间往往只有一百五十年左右。
不过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因为很多个游牧民族的部族进入中原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部族汉化程度参差不齐,而中原王朝的统治阶级正处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大转折阶段,以过渡性质出现的士族地主阶级缺乏执政能力,使得亟待解决的民族大融合的问题演变成了流血冲突,最终导致了北方大地的混战局面,而这些汉化程度不同的游牧民族的各个部族会因为自己部族在汉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来确定自己部族所建立的国家在逐鹿中原中的成败,所以,汉化程度最先达到极深阶段的氐族人群建立的前秦帝国能够击败其他游牧民族的部族,统一北方地区。
而氐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