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潘文和陈晨走在皇宫之内,虽然是对于面圣的心情已经不像从前那般紧张了,但是对于这皇宫,若是没有人带领,还是会有些迷路,毕竟他们之前入宫到训练场训练之时,走的都是那一条路线,直接到后花园。
笔者觉得在此应该介绍一下,北宋时期的皇宫格局方便各位理解,毕竟这汴梁城,和北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宋代皇宫主要有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汴梁,作为帝王皇宫所在地,是从五代的梁开始的,唐、晋继之。北宋的皇宫是仿照洛阳宫殿紫微城的模式,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的。临安,即今杭州。
北宋汴京宫室宫城周廻五里。皇宫的正殿叫做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庆殿之南,是中央政府办公机关,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举行。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宫中的宴殿为集英殿、升平楼。北宋皇宫内的殿宇并不很多,后宫的规制也不很大。
后宫有皇帝的寝殿数座,其中宋太祖赵匡胤住的是福宁宫,除后妃的殿宇外,后宫中尚有池、阁、亭、台等娱乐之处。
宋初,皇帝为了表明勤俭爱民和对农事的重视,在皇宫中设观稼殿和亲蚕宫。在后苑的观稼殿,皇帝每年于殿前种稻,秋后收割。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每年春天在亲蚕宫举行亲蚕仪式,并完成整个养蚕过程。
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在宫城之外。延福宫是帝、后游乐之所,最初规模并不大。
延福宫殿、台、亭、阁众多,名称非常雅致,富于诗意,当然是富于艺术修养的宋徽宗所取的。宫的东门为晨晖,西门称丽泽。大殿有延福、蕊珠。
东旁的殿有移清、会宁、成平、叡谟、凝和、昆玉、群玉。阁有蕙馥、报琼、蟠桃、春锦、叠琼、芬芳、丽玉、寒香、拂云、偃盖、翠保、铅英、云锦、兰薰、摘玉。西侧的阁有繁英、雪香、披芳、铅华、琼华、文绮、绛萼、琼华、绿绮、瑶碧、清荫、秋香、从玉、扶玉、绛云。在会宁殿之北,有一座用石头叠成的小山,山上建有一殿二亭,取名为翠微殿、云归亭、层亭。
在凝和殿附近,有两座小阁,名曰玉英、玉涧。背靠城墙处,筑有一个小土坡,上植杏树,名为杏岗,旁列茅亭、修竹,别有野趣。宫有右侧为宴春阁,旁有一个小圆池,架石为亭,名为飞华。又有一个凿开泉眼扩建成的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又于堤上架一道粱入于湖水,粱上设茅亭栅、鹤庄栅、鹿岩栅、孔翠栅。由此到丽泽门一带,嘉花名木,类聚区分,幽胜宛如天造地设。
北宋的宫城,从功能划分上也大致遵循了“前殿后寝”的原则,由外朝、内廷、后苑等部分组成。外朝部分最主要的建筑是大庆殿,剧中所说的举行大朝会、册尊号、祭祀行礼都是在这里举行,据记载,大庆殿面阔九间,殿庭广阔,可容数万人。西侧的文德殿是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作为“外朝,凡不厘务朝臣日赴,是谓常朝”。北侧的紫辰殿是节日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作为视朝之前殿,“每诞节称觞及朔望御此殿”,即主要用于恭贺皇帝生日及每月初一、十五皇帝之视朝。此外,紫宸殿平时尚有接待契丹来贺,赐宴近臣、宰臣、百官之事。紫宸殿之西为垂拱殿,为“常日视朝之所也”,是接见外臣和设宴的场所,剧中范仲淹等人因反对仁宗废郭皇后,为了劝谏而疯狂砸的那个门就是这垂拱殿外的垂拱门。集英殿是策进士及观戏、举行宴会的场所,“每春秋诞圣节赐宴此殿。熙宁以后,亲策进士于此殿”。集英殿之北,有需云殿,东有升平楼,再往北即为龙图阁,阁后为天章阁、宝文阁,此三阁分别收藏宋太宗、真宗及仁宗的御书文集等。
外朝以北为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的居住区。比如剧中最常提起的福宁殿。福宁殿是皇帝的寝殿,是吃饭睡觉批劄子的地方。一般皇帝会在天亮前两个小时从福宁殿起床,整理装束,准备处理国家政事,也会偶尔在这里紧急的接待大臣。宋仁宗最终也是病逝于福宁殿。
围绕着福宁殿,西边是刘太后的居所——宝慈殿,北面是曹皇后的居所——坤宁殿,坤宁殿附近还有各娘子的阁殿,从总体布局看,宋宫城由于是在五代遗留的宫殿旧址上加以扩建的,受到地域和周围民居的限制,宫殿的布局,比起唐代、明清的皇宫,是杂乱了一些。北宋宫殿建筑群中,只有举行大朝会的大庆殿一组建筑的中轴线穿过宫城大门。而外朝的文德、垂拱等殿宇,只好安排在大庆殿的西侧,中央官署也随之放在文德殿前,出现了两条轴线并列的局面。北宋东京的宫城一直给人们留下一种狭小的感觉。因为《宋史·地理志》称:“宫城周回五里。”也就是周长只有5里,比大明宫的15里差远了。但很多史料都记载着,东京皇城里殿宇馆阁极多,单是皇帝举行朝礼的大殿就有大庆、文德、紫宸、垂拱四所,另外还先后有崇文院建筑群、六阁、景福殿库、明堂等大型建筑,在文德殿前还有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合称“东西二府”的中书门下省与枢密院、国史院、都堂等建筑,除了四座皇帝坐朝用的大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