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约这样不顾颜面地赚钱的目的,其实同萧文明的想法也有相似之处。
那是因为他也要赚上一笔快钱,从而将临海屯名下的这块土地收到自己名下。
然而自从萧文明忽然变得强硬起来之后,他的这个计划实现的可能性就已变得异常渺茫了。
再加上萧文明成功了赚到了一大笔钱——这一千两银子的数额虽然不多,但有了这笔钱之后,萧文明就完全没有必要抛售自己名下的土地了。
那徐世约那定下的乘火打劫的计划,就完全没有了施展的余地。
同当初随自己杀到临海屯来逼迫的王霸不同,徐世约此人既有耐心又有城府,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想要收购临海屯土地的计划,并没有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束之高阁。
虽然他的第一招就落了空,可后招却正在计划和筹备之中。
在萧文明将一千多两银子安然运回临海屯的第二天,半松先生温伯明便再次来访,特意来提醒萧文明:徐世约此人正在想办法要对付你呢!
萧文明听到这个消息,其实是颇为意外的:“徐世约也就是个土财主而已,被我在临海屯里好好教训了一番,又在鼎香楼那边搅了他的局,想必他也知道我的厉害了,按理说不敢再来招惹我了吧?”
温伯明却道:“萧大人这样想,恐怕就未免有些轻敌了。徐世约这人我知道,最是阴险的一个小人,他明着对付不了萧大人,却已在暗中预谋一些毒计了。”
说着温伯明放低了声音:“萧大人,昨天徐世约将我约了过去,对我说了几句话,同萧大人有关,不知大人想不想听一听?”
经过这几天短短的接触,萧文明知道温伯明虽然潇洒倜傥,却不是个听风就是雨的人——他特意过来提醒自己,必然是从徐世约那里探听到了确实的消息。
一听温伯明讲到这里,萧文明的神经也不免紧张起来:“这个……这厮找温先生说了什么话?”
“哼!”温伯明冷笑一声,“徐世约找我过去,向我打听问萧大人这一部《三国演义》的书里,有没有什么诽谤朝廷、咒骂皇上的话。还有大人诗作里面也是一样。要是抓到了把柄,就要立即告诉他徐世约,他便可在官府那边狠狠告上大人一状!”
听了这话,萧文明的眼睛瞪得好像牛铃,脱口而出:“这不是文字狱吗?这也太下作了!这徐世约怎么能想出这样一条毒计,不怕断子绝孙吗?温先生是怎样回答他的?”
温伯明轻蔑地笑道:“我还能怎么回他?自然是如实回答——萧大人的《三国演义》是讲究忠孝节义、劝人向善的好书,怎么会有违逆之词?至于萧大人及几位先祖的诗作,那也未见有纰漏之处。”
萧文明听了这话,方才松了一口气:“得亏温先生替我说两句公道话,否则要是被徐世约捉住了把柄,就算他告不倒我,也非得惹出好一阵麻烦来呢!”
温伯明点点头,正色道:“不过我要给萧大人提个醒,大人的这部小说之中,固然没有什么违禁的词句,但那《萧氏诗谱》当中却有不少怨恨之词,说不定会被别有用心者拿来做些文章。”
说着,温伯明换了一副狡黠的表情,继续说道:“萧大人还不知道吧,为了整倒你,徐世约可真肯下本钱!他跟我说了,只要找到能够告到萧大人的一字半句,他便愿出重金来犒赏我。看他的样子,这笔重金,可不比那一百两银子的润笔要少哦……”
听到这里萧文明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股麻花,恶狠狠说道:“这个徐世宇吃饱了撑的吗?老是跟我较劲做什么?”
“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实徐世约一直惦记着萧大人临海屯的这块地皮呢!”
温伯明介绍起来——原来徐世约通过这几年的经营,已将临海县周边老大的一块土地全都买了下来,就差临海屯,便能将这些土地连成一片,成为临海县最大、在江南也数得上好的大地主。
达成这样的成就,对徐世约而言是一个颇大的诱惑。
“原来如此!这徐世约已经这么有钱了,家里又有这么多的地,就非得把我的地买下来不成吗?何必如此贪得无厌?更何况像他这样大肆兼并土地,弄得富者连田千顷,而百姓没有立锥之地,又是何苦呢?他难道不知道,土地兼并便是江山社稷走向衰败的起点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朝局紊乱,难道他徐世约就有好果子吃不成?”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难以摆脱历史周期率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就凭萧文明这点见识和智商,是总结出这样的规律来的。
只不过他好歹也是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科书上就算没有把这条公里的缘由交代清楚,至少也将这个事实深深地篆刻在了萧文明脑子里,因此他才能脱口而出说出这样一句揭露了历史规律的论断。
而听了这个论断,原本就颇有见识的温伯明,更是眼前一亮,用近乎不可思议的眼神睛看着萧文明。
许久,他才赞叹道:“哎呀呀!学生也常怀杞人之忧,思考过国家的弊端,可学生皓首穷经、冥思苦想,竟不如萧大人这三言两语讲得那么透彻,学生真是佩服万分啊!”
自称江左第一才子的温伯明,是何等心高于天之人,能得到他这样高度的评价极不容易的。
然而得了夸奖的萧文明自己对于历史也不过是个半桶水,不好意思再深入谈下去,唯恐漏了馅,便立即岔开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