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诗不单写给平儿,也是写给大家的,虽然人心易变,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去维护最初的美好,不要漠然地放任微不足道的确‘等闲’改变了‘故人心’。”
陈颍语重心长道:
“二妹妹,三妹妹,长辈之间的矛盾自有他们解决,你们又何苦为此生疏了呢,仔细想想,你们还能这样无忧无虑聚在一起几年?到时候各奔东西,再想见到就很难了,别留下遗憾啊。”
迎春性子木,万事不与她相干,说好听点叫随遇而安,不好听那就是逆来顺受,甚至还有些冷情漠然。
探春精明要强,有几分王熙凤和薛宝钗的影子,要强不服输,好风凭借力,这些探春身上都有。
如今大房和二房决裂,探春肯定会站在王夫人一边,这也能理解,但陈颍并不想看到,因为自己的干涉与改变,让这对姐妹变成陌路人甚至仇人。
至少原著中,哪怕贾家败落,她们各自命运坎坷,直到最后,她们之间的感情也还是纯粹的。
听到陈颍的话,迎春依然木讷着,但眼中却有着些别样的光彩闪动,探春先是一愣,随即回头去看迎春,张了张嘴,却也没能说出话来。
看到这一幕,陈颍并没有失望,哪里可能一席话就让她们立马重归于好抱头痛哭呢,至少她们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回去冷静想过之后,相信她们会做出好的选择我。
“好了,今天搅了大家的兴致,让我感到很是失败,所以我决定说一个好消息,让大家重新高兴起来。”
“香菱,你们带客人去洗个热水脸,这一个个面带泪痕的,要是冻着了,我可吃罪不起。”陈颍逗趣道。
探春她们脸上一红,连忙拿帕子去拭脸上的泪水。
等人都离开后,陈颍看着唯一没有落泪的黛玉,一脸担忧。
方才听到“人生若只如初见”时,黛玉只是湿了眼眶,并没有流泪,陈颍能够理解。
因为他的到来,让黛玉的悲剧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发生了改变,幸福是远多于悲伤的。再是多愁善感的人儿,回忆净是温馨甜蜜,又怎会落泪。
但是刚才他为了警醒迎春探春,说到“各奔东西”时,就察觉到了黛玉的情绪变化。
“玉儿,你是因为我刚才的话,想到将来要和姐妹们分离,所以难过吗?”
黛玉茫然的看着陈颍,低声道:“既然终究是要散的,又何苦聚在一起呢。”
“聚时欢喜,到散时冷清,冷清则生伤感,所以不如不聚的好。”
陈颍静静地倾听,并没有出声去劝慰或是教育,黛玉抬手轻轻抚着一株兰花,轻叹道:
“就像这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等到筵散花谢,不知又是多少悲伤,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陈颍走上前,手指在那株兰花的叶片上滑过,忽然噗嗤一笑。
黛玉抬起头,目光中带着疑惑和不满,看着这个不解风情的“大木头”。
陈颍笑道:“玉儿,这会你可说错了,这盆兰花是寒兰,并不是温房里养出来的。”
“她正是这个时节开花的,若是细心呵护,能一直开到明年春天呢。对于一株花而言,能活两个年头,这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对于黛玉此时多愁善感的感伤,陈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用这种插科打诨来分散黛玉的悲伤。
“哥哥这说法倒是有趣,只是两年也好,一天也罢,终是要谢了,既然要谢,又何必开?”
陈颍张嘴想安慰她,却又听黛玉说:
“哥哥不必劝我的,那些道理我都明白,可一想到花要凋谢,人要分离,我的心就变得很沉重。”
“玉儿有些累了,想回房间休息,哥哥可以帮玉儿送二姐姐她们吗?”
陈颍看着黛玉的眼睛,猜到她是不愿意去送别,缓缓点了点头,牵起黛玉的手捧在手心里。
“玉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现在送你回房间,然后我过去处理好帮湘云的事,就结束宴会。”
“嗯。”
黛玉轻轻抽出手,捧起那盆寒兰,看着陈颍浅浅一笑。
“哥哥,我想把她带回去。”
……
将黛玉送回房间后,陈颍来到林府正堂外,活动了一下脸颊肌肉,做出一个温和的笑容,然后迈步进去。
此时众人都洗去了泪痕,正坐在屋里等他和黛玉。
“颍哥哥,你和林姐姐干嘛去了,怎么这么久才过来?林姐姐呢?”
许是等的时间有些长,一见到陈颍,湘云就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玉儿她有些乏了,我刚送她回房休息了。她让我跟大家说一声抱歉,招待不周了。”
“林姐姐(林妹妹)不要紧罢?”众人异口同声地关心道。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些女孩儿们纯真的善良。
陈颍道:“多谢大家关心,玉儿她头一回请客,处处都担心不够好,耗费了不少精力,这会儿累了,不碍事的。”
正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声音。
“你们这些个小没良心的,把我忘在那里不管了?”
王熙凤风采依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随后,一个丫鬟领着王熙凤进来去,陈颍没看到平儿,问道:
“凤姐姐,怎地你一个人过来,平儿呢?”
王熙凤笑容一僵,古怪地看了陈颍一眼。
“平儿忙着能帮你打理产业去了,你说得对,我后悔了,倒是平儿这蹄子想通了,如了你的意了。”
陈颍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