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不知道,几天后,漆彩匠看着面前的五百两银子,差点没中举般的昏过去。
漆彩匠也知道自己保不住这么一笔横财,塞给张白镴一百两银子,托他帮忙说情全部换成朱氏纺纱机。
张白镴哪里敢要他的银子,推脱掉以后,询问专利处的京师大学堂同窗,能否换成朱氏纺纱机。
皇亲国戚过来说情都没用,但对于发明专利的大明发明家,专利处给予最高重视。
立即派人去了一趟北平机械局,抢走一批交给某位伯爷的朱氏纺纱机,按照正常价钱交给了漆彩匠。
漆彩匠从此脱离了贫苦日子,在工业之城里面当上了一名小工厂主,这件事传出去以后,刺激了各县新式学堂的学子们,掀起了一场发明热潮。
防化服的问题暂时解决了,要想真正解决还需等到福王世子运来一批橡胶防护服,刷上一层稠度合适的生漆,防化服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硫酸储存罐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大明还有欧罗巴生产的琉璃,质量参差不齐,很容易再次出现炸裂的问题。
硫酸罐的炸裂是一方面,密封问题也需处理,不然冒着高危害风险提炼出来的硫酸,很容易挥发掉。
硫酸罐在这里处理不了,朱舜骑着辽东大马赶往了兴安伯的私窑,玻璃厂还没建造,就先用瓷罐当做硫酸罐。
辽东大马停在了朱氏水泥厂的上游,兴安伯为了节省骡马钱,已经把私窑全部搬迁到了矿石蒸汽工厂附近。
管家听到下人传来消息,工业伯大驾光临,顾不上围着火炉喝黄酒了,叫来所有管事一起去恭迎工业伯。
兴安伯在这里有一处别院,管家知道小伯爷和工业伯的交情,让下人准备酒菜,带着工业伯就要去别院。
朱舜过来不是为了纸醉金迷,直接去了最大的一处私窑:“去把手艺最好的匠头找来。”
朱舜坐在简陋的私窑正堂,没喝几口茶,一名不惑年纪的老匠头走了进来,拘谨给工业伯行礼:“小人见过伯爷。”
朱舜大致构思了一种硫酸瓷罐,开口道:“本伯爷需要你烧制一种瓷罐,罐身整体是个圆筒,罐口要有螺纹,瓷罐的盖子也要有螺纹,两者要能拧合在一起。”
老匠头听到是要烧制自己干了几十年的老本行,拘谨少了一些:“伯爷,需要烧制多大。”
硫酸罐的容量大概十升左右,朱舜吩咐道:“一斗便可。”
老匠头得了指令,弓腰行了礼,便急匆匆的走了出去,开始烧制硫酸罐。
朱舜在私窑等了一天时间,管家就把硫酸罐给带来了,让他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老匠头为了展现手艺,外观是弘治黄釉配上麒麟纹饰。
硫酸罐表面要贴上标签,写上硫酸浓度、生产地点、生产日期,最好烧制成简单的白色瓷罐,不能太花哨。
朱舜接过来这种黄釉麒麟纹瓷罐,倒入满满的热水,手掌放在螺纹拧合的位置感受了片刻,没有热气溢散出来。
硫酸罐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朱舜嘱咐道:“以后这种瓷罐烧成简单的白瓷,先烧制一千只送到焦勖那里。”
管家瞧见工业伯满意了,小心陪在旁边的姿态,放松了不少,笑着行礼道:“伯爷放心,小的会尽快把瓷罐送到三少爷那里。”
瓷罐装水只是为了测试螺纹瓷罐的闭气效果,为了万无一失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朱舜赏给管家十两银子离开了这里。
回到硫酸干馏实验室,焦勖已经从床上起来了,裹上棉服,坐在寒冷的平房内记录着一些数据。
三弟子焦勖的手掌已经严重烧伤了,还要坚持记录实验数据,朱舜心生不悦的同时,心里也满是欣慰。
也只有秉承着这种科研精神,才能把大明的化工体系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的搭建起来。
朱舜放下手里的硫酸罐,叫来了记录数据的焦勖和化学学子们:“去把储存的硫酸拿过来一斗。”
硫酸对于大明的化工体系来说,意义重大,战略保密等级和东风火箭属于同一个级别,只有焦勖有混凝土库房的钥匙。
焦勖不在干馏实验室的情况下,才会交给张白镴保管,亲自搬来了所有的硫酸:“恩师,不够。”
干馏法制造的硫酸效率极低,只有10的转化率,硫酸储存的密封性又很差,整个大明就只有五六升左右的硫酸。
朱舜接过来十几个琉璃罐子,把仅剩的硫酸小心倒入硫酸罐,平静道:“硫酸储存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一是硫酸罐的防腐蚀,二是密封性。”
“瓷器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以后硫酸的储存主要以瓷罐为主,另外拧上螺纹盖以后,还要在螺纹盖的口子那里刷上一层生漆。”
朱舜把螺纹盖拧上,让铁塔汉子搬来一桶很稠的生漆刷在了盖口的缝隙处,拿出一张提前制作好的标签:“这张方块纸叫做标签。”
“每一罐硫酸在装罐入库以前,都要在上面写上硫酸的浓度、生产地点、生产日期。”
为了能让化工学子们更加清楚刚才的讲解,朱舜拿起焦勖的硬毫毛笔,在标签上详细的记录了一遍。
化工产品只要发生了泄露,造成的危害和危险都极大,朱舜不厌其烦的交代了好几遍。
直到第一批硫酸罐送过来,每名化工学子练习了三四遍,确认不会遗漏这里面的任何一个环节,朱舜这才放心的离开了这里。
在离开以前,朱舜再三的嘱咐焦勖,一定要注意硫酸的